首頁>搜索
5月24日,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發佈關於徵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社會公眾意見的公告,徵求意見建議時間為5月24日至6月22日。《規劃》由自然資源部指導四川省和重慶市共同組織編制。規劃面積18.5萬平方公里,2022年地區內常住人口約9700萬人,GDP約7.7萬億元。
根據《規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以“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構建“一區四屏,一軸五帶”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佈局,完善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彰顯巴蜀自然文化空間魅力,促進毗鄰地區融合發展。《規劃》還提出了階段性目標。其中,到2025年,國土空間底線得到嚴格管控,區域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相互協調、優勢互補的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格局初步形成,為全面實現“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打下堅實基礎。
廣州3月30日,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主跑道區回填砂工程近日實現全線合龍貫通,比計劃提前兩周,為項目後續進入地基處理和滑行道區陸域形成創造了前置作業的重要條件。
3月6日,國際機場協會(ACI)公佈2022年度全球服務品質(ASQ)大獎獲獎名單,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上榜2022年度500-1500萬量級“亞太區最佳機場”獎項,旅客總體滿意度位列全球同量級機場第一,“轉乘便捷性”等18項滿意度指標躋身全球前十。
3月6日,國際機場協會(ACI)正式公佈2022年度全球服務品質(ASQ)大獎獲獎名單,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石家莊機場”)獲得“2022年度500萬—1500萬量級亞太區最佳機場”獎項,旅客總體滿意度位列全球同量級機場第一,18項滿意度指標躋身全球前十。
2022年長三角新增高鐵超130公里,高速鐵路運營總里程超過6600公里。
從2月2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省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23年,交通運輸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035億元,創“十四五”以來年度新高。
1月8日,從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獲悉,2022年,重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超過1300億元,一批重大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推動重慶市綜合交通高品質發展。
12月20日,到東南亞風情的餐廳品嘗異域美食——近日,廣州天河區的泰伴食堂熱鬧起來,晚上不少人排隊等位。“我們在大眾點評上線特惠套餐拼團産品,運營線上口碑。”創辦人吳生説,“堂食一放開,顧客不少,我計劃再開兩家分店。”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正從藍圖變成現實。八年來,北京交通行業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現京津冀交通領域率先突破,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軌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高速公路網結構得到優化。
我市將堅持港口為魂、鐵路為骨、道路為基、航空為翼、郵政為脈,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慧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品質綜合立體交通網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面實施以來,“交通一體化”正逐漸成為四省市融合發展的引擎。
1月11日,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交通部門主要負責人視頻會召開,會上達成《長三角地區危貨道路運輸智控體系共建合作協議》等三項合作協議,發起“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共同推進城際(市域)鐵路一體化發展”等兩項倡議,明確“共同推進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等多條新年發展規劃。
日前,由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河北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編制的《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白皮書(2014—2020年)》正式對外發佈。
昨日從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天津市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已經市政府審議並正式印發。“十四五”期間,本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將打造“1234”藍圖,加快構建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慧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品質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傲踞城市發展主軸,星城原麓敬獻璧山繁華生活
我省加快共建世界級機場群有了新進展,合肥機場機坪改擴建9月18日已竣工驗收,安慶機場改擴建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阜陽機場、池州機場改擴建加快推進;合肥機場改擴建航站區工程可研和環評已獲批,年內可開工建設。
到2035年,重慶將基本建成交通強市。
“十四五”時期,重慶將投資5000億元,實施近100個引領性、支撐性重大交通項目,全面開啟“兩小時重慶”(即依託高鐵從市域內各區縣至中心城區兩小時到達)建設新征程,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市。
協同發展,交通再發力。近日,天津發佈了《天津市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河北發佈了《河北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兩份交通領域的重磅文件提出的交通建設目標將助力京津冀交通一體化。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