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3月23日,海南省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佈《海口市2023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海口市2023年國有建設用地擬供應167宗,計劃指標為865.06公頃。
為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推動省會城市形象實現新躍升,近期,石家莊市城管局全力推進市區主街主路路面改造提升,全方位提高路面平整度和通行舒適度。
北京是人口接近2200萬人的超大城市,是人口和經濟功能密集地區。進入新世紀的前15年,北京常住人口快速增加,年均增加在50萬人左右,經濟功能也加速集聚,並且主要集中在了中心城區,這種過度集中加劇了業已存在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房價高漲等為代表的大城市病。改變人口經濟功能過度集中狀態,謀求多中心發展是解決大城市病問題的一個重要空間途徑,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重要價值在於其對於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上的貢獻。
實時感知車流量,自動優化紅綠燈時間,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實時監測管路狀況,第一時間發現故障;不用到府抄表,直接用手機交燃氣費;註冊公司不用去現場,可以在政務服務平臺上“一網通辦”……當前,智慧城市加快建設,越來越多的“數據跑”替代“群眾跑”,為人民群眾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3月14日,廣東省江門市發佈《關於江門市市區2023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及住宅用地三年(2023-2025年)滾動計劃的公告》。
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清華大學健康中國研究院日前聯合發佈《清華城市健康指數2022》,北京市排名全國第一。研究顯示,城市健康水準領先城市多為東部或中心城市,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深圳市位列大城市前五名。
作為一項重要城市更新項目,位於大鐘寺地區的中坤廣場經過改造已迎來抖音等企業的入駐。配套下沉廣場將於10月交付使用。
猶記得,7年前,金茂榮歸故里,一舉摘得天津母親河畔第一熱電廠地塊,自此開啟了煥新城市理想的歷程。
開車穿行在城市中,各類交通資訊實時傳遞給駕駛員;社會保障、醫療健康、安全繳費、電子證明等民生事項“一站式辦理”;坐在辦公室,樓宇自控系統實時調節室內溫度、照明……近年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斐然,隨著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城市建設進入嶄新階段。
2月17日,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導、廣東省物業管理行業協會主辦的廣東省物業管理行業高品質發展大會在廣州隆重舉行。
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河北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以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為引領,健全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強化技術標準支撐,全面提升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品質,穩妥有序推進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
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交通、住房、醫療、教育等領域配套設施改造升級……日前,密雲區2023年110項工程集中開工,總投資規模453億元,主要涉及保水保生態、綠色高品質發展和民生保障等領域。
昨天下午,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德勤中國聯合發佈《國際交往中心城市指數2022》。據介紹,這是全球首個國際交往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其中,北京市綜合得分排名全球城市第7名,是唯一躋身前十的中國大陸城市。
2月6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6日公佈《廣州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1-2035年)》(簡稱《專項規劃》),並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根據該規劃,該市分步推進,至2035年累計進行城市更新約300平方公里,多措並舉,盤活低效存量土地再利用。
新春伊始,濟南城市建設領域推出一個大動作:2月2日,濟南市舉行城市更新政銀企對接暨項目推介會,向社會推介重點城市更新項目,促進城市更新項目洽談融資,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推動項目落地。據悉,現場推介了75個項目,其中6個項目獲金融機構授信467億元,3個項目簽訂了總投資為801億元的合作協議。
永豐數字科技中心、益生祥明科技産業園、京唐城際鐵路北京隧道段……1月31日上午,50個市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北京市發改委介紹,此次集中開工的5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約486億元,突出重“大”項目引領,其中投資超過10億元的項目有12個、總投資超420億元;突出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其中社會投資項目22個、佔比超4成,總投資超340億元。
從西青區獲悉,“大運河藝術之城”天津音樂學院和天津美術學院擴建工程項目及周邊地區規劃概念設計方案徵集工作正式啟動。
1月17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部署2023年“十二條”重點工作。
1月17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部署2023年“十二條”重點工作。
1月16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2023經營性用地供地藍皮書,共計176宗、743公頃。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