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建設智慧天津,打造全國智慧低碳的新型智慧城市標桿,是本市“十四五”規劃重點之一。
智慧管理讓市政設施更安全、智慧平臺讓出行更快捷、智慧社區讓生活更美好……當前,不少地方都在佈局基於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城建”),推進城市轉型升級。“新城建”新在何處?進展如何?近日記者進行了採訪。
備受市民關注的地鐵10號線一期工程首列車近日完成全線最後一段(友誼南路站至於臺站區間)“熱滑”試驗,標誌著列車已經具備了全線通行的條件。
4月6日,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公告稱,杭州市今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總量為4815.97公頃,其中,住宅用地1103.55公頃。
明確有序推進停車設施規劃建設、加大停車秩序綜合治理、提高停車設施智慧化水準、加大用地和資金保障、完善管理體系五方面重點任務、16項具體舉措。
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科技對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實現碳達峰目標任務、建築業轉型升級的支撐帶動作用顯著增強。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11日消息,住建部印發《“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其中提到,開展高效智慧光伏建築一體化利用。
今年要保持房地産市場平穩運作,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月24日舉行的發佈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表示,今年要保持房地産市場平穩運作,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協調性。
今年要保持房地産市場平穩運作,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月24日舉行的發佈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表示,今年要保持房地産市場平穩運作,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協調性。
8年來,天津市緊緊抓住協同發展的“牛鼻子”,著力唱響“雙城記”,深度融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進重大國家戰略在津實施,協同發展跑出“加速度”,描繪出一幅同頻共振的高品質發展畫卷。
全國40個城市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94.2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165萬套;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56萬個,惠及居民965萬戶;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覆蓋率達到74%;全年開工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49.2萬戶……2021年,我國住房和城鄉事業建設成果豐碩。
在本次發佈會上,針對當前的市場現狀,住建部部長王蒙徽表示,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過去大規模的增量建設,我們説的就是新的建設,向存量的提質改造和增量的結構調整並重轉變,也就是説,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內需潛力巨大。
2月2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在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品質發展發佈會上表示,今年還將推進適老化城市、社區、住房的建設和改造,實施農房品質安全提升工程,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等工作,努力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積極作用。
2月2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在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品質發展發佈會上表示,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經過統計,希望全年能夠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新籌集公租房10萬套,棚戶區改造120萬套。同時,還將加快推進長租房市場建設。
2月2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在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品質發展發佈會上表示,保持房地産市場平穩運作。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協調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産長效機制,保障住房的剛需,同時滿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近日,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委了解到,《重慶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日前正式出爐。
隨著山東第一座天街-龍湖濟南奧體天街開業一週年,龍湖TOD也正式開啟了在濟南遍地開花的高光時刻。龍湖濟南北宸天街快速拔地而起,濟南西客站TOD項目成功落地,短短的時間內,龍湖TOD已成三足鼎立的姿勢,向泉城市民昭示著未來生活的到來。
“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被普遍認為是2022年房地産調控核心。央行與住建部的近期會議都在傳遞維護市場預期的信號,王蒙徽提出“增信心、防風險、穩增長”,既有對於當下市場的現狀解讀,也有對行業發展的調控指引。
日前,由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河北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編制的《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白皮書(2014—2020年)》正式對外發佈。
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品質發展(權威訪談·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怎麼看、怎麼辦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