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6月22日,2022年首批次22城集中供地全部完成。中指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22城共計推出涉宅用地469宗,最終成交397宗,成交規劃建面3907萬平米,首批次共計成交出讓金4969億元。
六月以來,多地土地和住房的成交均呈現弱復蘇態勢。
中國網地産專訪海南省物協會長張啟雲,解讀海南省物業行業發展現狀,探討多重利好政策背景下海南省物業行業的轉型與探索。
首批集中供地共成交397宗,總成交率84.65%,流拍及撤牌地塊72宗,流拍地塊佔比較去年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明顯減少。受城市供應端影響,22城首批次成交規劃建築面積3907萬㎡,較去年首批次減少6628萬平米,同比降低62.9%;較去年三批次減少2058萬平米,降低34.5%。成交出讓金4969億元,較去年三批次減少908億元,佔去年全年成交21.9%。此外,各城市成交差異明顯,城市間土地市場熱度分化顯著,部分城市土拍市場回溫加速。
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推出自北京1月7日公告開始,至鄭州6月22日成交結束,歷時5個月15天。其中環渤海區域城市北京最早于1月7日公告,2月17日完成出讓成交;中部區域城市鄭州5月19日發佈公告,于6月22日完成出讓,從公告到成交準備時間僅有1個月左右。
城市生活日新月異,人們對於健康生活品質的追求也不斷提升。
6月17日,金茂物業服務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茂服務)發佈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化金茂物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通過北交所舉辦的公開掛牌程式,以人民幣4.5億元投得首置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首置物業)100%的股權,並已與賣方首創置業就收購事項簽訂産權交易合同
二季度以來,樓市政策放寬的力度均逐步走強,範圍更是從三四線城市逐步邁向一二線。隨著南京、成都、杭州、蘇州等實力強勁的新一線城市已紛紛釋放政策利好,樓市的重中之重、四大一線城市的調控動向,尤為引發關注。
北辰區作為天津環城四區中,擁有環內面積最大的行政區,也是與城市核心區的距離最近的區域,因此近幾年來,成為城市外溢人口選擇居所的重點區域之一。
歷經5月31日、6月1日兩天的角逐,2022年北京第二批次土拍以499.58億成交額收官。
作為國資委批准的以房地産開發為主業的16家央企之一,中交地産首入濟南的作品,中交·南山溪園項目首批樓座昨日順利封頂。濟南市市中區委副書記、區長鞠正江,中交集團長三角區域總經理盧靜,中交城市發展(山東)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郭新升及媒體代表、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相關負責人共同出席本次封頂儀式。
在“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指引下,5月18日,新城控股首次披露其綠色品牌“新藍行動”,旨在讓綠色成為新城的底色。
北京5月24日消息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山西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定位,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制,著力 “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5月23日,太原市人民政府網站發佈《關於印發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5月23日,太原市人民政府今日發佈《關於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共包括36條措施。其中,新市民、青年人來太原工作生活並購買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無需再提供落戶、社保、納稅等相關證明。
5月18日,據北京産權交易所消息,華潤置地旗下公司至隆投資有限公司擬轉讓華潤置地(杭州)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底價19.9億元。
在各大房企都瘋狂跑馬圈地高週轉之時,京能置業謹慎到保守,連續幾年沒有新項目入市,老項目可以貫穿其幾年的發展,錯過高增長良機。
近日,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分別發佈河北區、東麗區金鐘河大街南側片區城市更新部分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公示標誌著天津首個大型片區城市更新項目規劃方案出爐。
近日,中原地産發佈《2022年04月深圳樓市月報》。報告指出,4月深圳一二手市場成交皆回升,市場正逐步走出低谷。
在已經過去的2021年,房地産行業經歷了諸多變化,市場預期下行、開發商流動風險加劇。在此背景下,企業的資金安全備受關注,長實集團超低的負債率為其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