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在湖南省衡陽市西南15公里處,有一座雨母山風景區。因其毗鄰市區且風光秀美,享有衡陽“後花園”、城市“綠肺”等美譽,年接待各類遊客達40萬人次。
從水利部了解到,今天(15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週年。受水區直接受益人口超6800萬。
7日從中鐵二局獲悉,由該局、中鐵十六局、中鐵三局共同建設的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大轉彎隧洞于6日全線貫通。這是滇中引水工程全線8個20公里以上的特長隧洞中首個貫通的隧洞。
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地産行業逐漸走向品質時代,修煉內功、提升産品力愈來愈成為企業穿越市場週期的不二法則。
9月5日,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濟南市市中區一房建項目工地啟動住建系統2023年“品質月”活動,並開展工程品質現場觀摩。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潤曉,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亓偉出席活動並講話。
8月29日,據鄭州市城鄉建設局網站,鄭州市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示了16個擬新增入庫城市更新項目。
廣州8月11日,廣東省水利廳11日發佈消息稱,國家重大水利工程、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民生基礎性項目——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下稱“珠三角工程”)輸水管道安裝已于10日全部完成,預計今年年底即將建成通水。
持續雨水天氣讓很多生活問題隨之暴露,其中,房屋漏水算得上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在各個社交媒體上,很多剛入住新房的業主,即遭遇了漏水、返水等困擾。發生漏水問題後該如何處理?誰應該承擔漏水的主要責任?業主又該如何合理維護自身權益?
始於滾滾西江,穿越雲開大山,蜿蜒濱海平原,正在全力建設中的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這是廣東歷史上引水流量最大、輸水線路最長、總投資最高的跨流域引調水工程。
據水利部消息,7月5日,西藏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湘河水電站6月30日正式投入商業運作,標誌著該工程全面轉入運作階段。
北京6月29日,今天,從北京市門頭溝區獲悉,門頭溝區成功入選國家“十四五”期間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以下簡稱“中國山水工程”),並獲得中央財政6.67億元資金支援。
6月28日,北京十六區“一把手”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密雲區專場召開。會上,密雲區委書記余衛國介紹,密雲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打造“兩山”理論樣板區。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産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且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強國,強化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錨定目標,鼓足幹勁,建立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增強金融服務能力,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現提出如下意見。
國家水網是國家基礎設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國家水網總體格局,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逐步建成,省市縣水網基本完善”。
7日,由中鐵五局承建的滇中引水工程海東隧洞4號下游至5號上游主洞區間段(全長3.007千米)提前415天貫通。
6月1日,從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獲悉:5月31日20時,位於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的六五河節制閘緩緩關閉,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2022年至2023年度調水任務完成,本年度向黃河以北調水2.77億立方米。此外,5月29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2022年至2023年度蘇魯省界調水基本結束,向山東省調水8.5億立方米。
北京5月26日,“戴上VR(虛擬現實技術)眼鏡,機電管線的布設看得真清楚,一目了然。”近日,在中建二局安裝公司北京保利未來科技城項目北區機電安裝工程驗收現場,施工人員通過佩戴VR眼鏡,很直觀地看到隱蔽在墻體內的機電管線排布情況。
5月16日,由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寧夏銀川市金鳳五路(塔渠街-民族街)道路施工項目全線正式通車。作為銀川市交通疏堵“6+N”重點工程之一,該線路的通車將大大提升城市承載能力。
5月11日,從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客站建設指揮部獲悉,四川省首個TOD綜合鐵路站天府站第一階段站臺層及以下主體結構工程已完成,進入站臺層以上施工階段。
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現代水網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逐步建成達效,安全高效、綠色智慧的現代水網體系框架基本建成。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