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022年,在堅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産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的總基調下,本市出臺多條樓市新政,對特定區域、特定項目、特定人群精準施策,持續優化住房供需關係、釋放合理購房需求。受全國房地産行業調整及疫情衝擊影響,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所下降,但房價韌性仍然較強。業內人士分析,2023年,“穩”依然會是京城樓市主基調。
趕趁“金融16條”等多條政策利好的東風,北京迎來2022年第四批集中供地。缺席上輪土拍的朝陽區,成為了本場土拍中的臺柱子,3宗地塊吸引了共計二十余家房企爭相報名,並全部以競價上限+競現房銷售面積上限成交。
作為樓市限購政策最嚴城市之一,北京市近日釋放出政策調整的信號。11月8日,北京市發佈新政,通州區臺湖、馬駒橋地區商品房將不再執行通州區“雙限購”政策(即同時符合北京市現行限購政策和通州區限購政策),而是執行北京市其他區域普遍執行的限購政策,即京籍家庭可擁有兩套住房,非京籍家庭連續5年繳納社保或納稅可擁有一套住房。
11月8日,北京市住建委、經開區管委會、通州區政府發佈通知稱,自通知發佈之日起,劃歸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的通州區臺湖、馬駒橋地區(約78平方公里)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執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品住房政策有關規定。這也就意味著此通知發佈後,臺湖、馬駒橋地區不再執行通州區的雙限購房政策,以後將按照經開區購房政策執行。
也就是説,臺湖、馬駒橋兩地商品住房不再實施通州“雙限”政策。
如今,中交地産聯手華潤置地再以“橡樹灣”之名首次落子北京亦莊,再續15年前的經典之作。
通州區日前下發“為民辦實事工程、摺子工程、區重點工程、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副中心重大工程、疏解整治促提升(十大專項)工程”六大工程績效任務書,其中提到確保部分市級行政機關年內掛牌遷入,環球主題公園完成土方填墊工程,探索實施外埠車和大貨車限行措施,確保商品房價格穩定。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江蘇無錫新建、二手住宅價格指數9月份環比雙雙上漲並且再次領漲全國,因此國慶期間出臺樓市“雙限購”政策,新政出臺後樓市應聲降溫,10月份成交量腰斬。
從2015年8月開始,通州在原有北京住宅限購的基礎上,執行區域版的升級限購政策。如今,整整一年過去了,在這期間,不僅僅是住宅,通州的商住項目也被納入限購範疇,通州也成為全國樓市中最特殊的區域。
“你發現了嘛,最近賣房的著急,買房的不急了,恐慌購房潮應該過去了吧。”儘管由於慣性,房價目前還在高位徘徊,但很多人都從二手房市場透露出的一些細節和跡象,感受到市場在降溫。
記者在實地走訪時發現,幾個前期熱點的通州公寓類項目目前售樓處內人流稀少、門庭冷落。而與此同時,因限購不得不離場的購房人,已經悄然轉移至毗鄰通州的大興、房山甚至門頭溝和順義市場,在短短幾天時間內,這些接盤板塊成交量應聲而起。
即便有開發商未雨綢繆,但整體來看,通州在商住限購後成交跌入谷底。但與此同時,距離通州較近的大興、順義商住項目則把通州限購當做了宣傳噱頭,開始瞄準從通州外溢的投資需求。
相比以豪宅區姿態衝出重圍的豐台區,上半年樓市的絕對“主角”——通州,近來的日子並不好過。純商品住宅陷入零供應,商住類項目因入市節奏放緩成交量同樣下滑嚴重,未來一個月集中出讓的26宗土地中也未見通州的身影。通州樓市的冬天已提前到來。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