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北京將堅持把“四個中心”作為引領城市發展的定向標,抓好首都功能核心區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編制,營造安全、高效、有序的政務環境。加強老城整體保護,深入推進中軸線申遺保護,做好首都功能核心區文物騰退和活化利用,更好地服務首都功能,惠及更多民眾。
10月31日,“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發佈會——“以釘釘子精神深入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專場召開,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黨組成員、總規劃師、新聞發言人石曉冬介紹,2017年黨中央、國務院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以來,總體規劃實施第一階段102項重點任務順利完成。2022年北京市印發實施《北京市國土空間近期規劃(2021年-2025年)》,總體規劃實施第二階段110項重點任務全面啟動。目前,總體規劃實施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近日,東莞市發佈第2號林長令,提出全面落實森林資源管護工作,全力推動森林資源增量提質。今年綠美東莞生態建設各項工作進展如何備受關注。14日,記者從東莞市林業局獲悉,目前,東莞全市各領域已梳理確定了25項綠美東莞生態建設工作任務,涉及交通、農業、城管、水務、生態環境以及自然資源等多部門,囊括全市各類綠美生態建設項目120個,累計投資約62.3億元。
森林間隱藏著一些野生動物的樂園。這裡有吃有喝,還有安全的巢穴,動物和昆蟲可在此覓食、越冬和掩蔽,這被稱為生態保育小區。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2021年至今,本市的平原生態林已經營建了318處生態保育小區。
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截至2022年底,昔日的五大風沙危害區全部得到治理,北京山區森林覆蓋率已達67%,森林碳匯量、林木蓄積量及生態服務價值持續增加,京郊北部、西部千萬畝林海已築成厚實的生態屏障。
北京6月29日,今天,從北京市門頭溝區獲悉,門頭溝區成功入選國家“十四五”期間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以下簡稱“中國山水工程”),並獲得中央財政6.67億元資金支援。
6月28日,北京十六區“一把手”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密雲區專場召開。會上,密雲區委書記余衛國介紹,密雲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打造“兩山”理論樣板區。
去年以來,房山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主動融入新時代首都發展大局,通過全力建設紅色房山、活力房山、精緻房山、大美房山、平安房山、幸福房山,吹響了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嘹亮號角,奮力書寫著中國式現代化北京篇章的房山答卷。
7日,從青海省林草局獲悉,截至目前,該局圍繞國土綠化、防沙治沙、森林品質精準提升、退化草原治理、濕地保護修復等重點投向領域,已累計爭取落實中央財政及預算內重大工程項目及資金43.44億元,為青海省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加快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援。
中寧府銷許已領,河西今年上半年最值得期待的千萬級高端盤,富人必衝!
中寧府銷許已領,即將恢弘首開!
升級包取消後,均價“3”字頭的樓盤,究竟能有多“卷”?
5月13日,各級領導、誠意客戶齊聚行銷中心,共同見證津鐵·鏡界示範區的華彩綻放。
哈爾濱4月23日,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發佈資訊,隨著氣候逐漸變暖,黑龍江省各地根據土壤墑情由南到北漸次掀起造林綠化熱潮。截至4月20日,黑龍江省2023年已完成造林綠化4.06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35萬畝,退化林修復1.11萬畝,封山育林0.34萬畝,村莊綠化0.26萬畝。
北京4月20日,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9947.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1%,高於上年全年增速2.4個百分點。
連日來,多個地市政府因為土地違法違規問題嚴重被約談。
正是踏青好時節。週末一到,家住西城區月壇街道白雲觀南裏的馬學鳳吃完中午飯,帶著倆小孫女遛達到家門口的小微公園。別看地方不大,防滑地磚鋪成的跑道、舒適的弧形座椅,搭配五彩繽紛的彩虹墻,足夠她和兩個小孫女曬太陽、看風景。
“家裏的耕地都託管給了村裏的合作社,他們負責種地,我只管收錢,騰出精力還能在合作社謀份長期工的營生,多一份收入。”春耕在即,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突泉鎮平原村村民周金玉忙著在合作社的大棚裏育甜菜苗,一點兒也不用操心家裏的300多畝地。
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各區PM2.5年均濃度首次全部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3%左右和1%左右、保持全國領先水準……3月23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聽取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本市2022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2022年,本市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綠色成為首都高品質發展的亮麗底色。
3月21日,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佈《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豐富的數據記錄了過去一年首都各項事業取得的新進展。統計公報顯示,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9萬元,保持各省區市領先水準。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