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進入2023年,相比復蘇承壓的地産企業,物業服務企業整體表現較為穩健。
截至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已披露完畢。羊城晚報記者從廣東證監局獲悉,從披露情況看,整體上,廣東862家境內上市公司業績穩健向好,上半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實現雙增長,二季度業績呈現兩位數環比增速,五成上市公司業績同比正增長、扭虧或減虧,民營非金融上市公司業績增速高於全國,汽車、軟信等戰略性産業發展強勁,商貿消費市場回暖復蘇。
2023年9月16日,由招商璽主辦的 “超越時代之界 2023讓世界重識亦莊”未來人居發展論壇在招商璽空中售樓處拉開帷幕。
廣州成為年內第一個放寬購房條件的一線城市。
取消商品房住房預售、公共服務領域“租售同權”……這一系列房地産政策調整,確定將在雄安新區落地。
123個項目總投資2698億元,涵蓋新能源、智慧製造、農業等十余個領域……9月11日至13日,在濟南舉行的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上,一批高品質項目簽約落地山東。
廣州作為率先調整限購區域降低社保年限的一線城市,釋放了積極信號。
20日,在雄忻高鐵山西段站前4標施工現場,同河特大橋跨機場連接線(40+64+40)米連續梁中跨順利實現合龍,這是雄忻高鐵山西段全線首座合龍的連續梁,為全線早日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為全面落實京津冀黨政主要領導座談會部署要求,加快建設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9月19日,2023年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舉辦。會上,北京50個項目簽約落地廊坊北三縣,意向投資額約426.81億元。
9月19日,武漢取消二環線以內住房限購政策, 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
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獲悉,日前,《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智慧城市運作模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指南》(GB/T 42882-2023)發佈,將於2023年12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其中,中新天津生態城開發建設的“智慧管理地圖”作為資料性案例納入該標準,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限購取消的隊伍。據不完全統計,僅9月以來已有11城官宣全面取消限購,其中不乏南京、武漢等強二線城市。業內人士認為,限購這一行政性約束正快速從房地産市場中撤出,未來核心城市樓市政策仍有優化空間。
房地産稅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只不過,這一次是暫緩立法的消息。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顯示,9月1日-19日,瀋陽、南京、大連、蘭州、青島、濟南、福州、鄭州、合肥、無錫、武漢11個城市全面取消限購;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蘇州、廈門、成都、長沙、天津、海口、三亞等城市依舊存在限購。
自8月底以來,已有南京、福州、濟南、鄭州、瀋陽等省會城市,陸續出臺穩增長促消費措施,包括全面解除限購限售等,武漢“漢十條”措施發佈,也在市場預期之內,創新舉措比較突出。
操控帆船乘風破浪,駕駛房車遊行山海大道、登上海島體驗漁民生活,坐靠咖啡館等待海上日落……這是西安遊客周怡兩周以來在山東海濱度假期間的體驗。
19日從陜西官方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1月至8月,陜西省接待國內遊客5.22億人次,同比增長78.4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96.7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3.93%。
今年以來,城中村改造多次被中央重要會議提及,各地也在積極探索中。
房地産稅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只不過,這一次是暫緩立法的消息。在9月7日公佈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中,財稅領域的增值稅法、消費稅法、關稅法等明確在本屆人大常委會任期內提請審議,備受關注的房地産稅法卻未被提及。而五年前,2018年9月公佈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中,房地産稅法被納入第一類項目,屬於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
全市經濟延續恢復態勢。昨天,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佈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1%,剔除新冠疫苗生産影響,增長3.2%。全市市場總消費額同比增長8.9%,其中服務性消費額增長13.3%。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