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投向房地産的資金信託餘額為1.22萬億元,同比下降30.52%;房地産信託佔比為8.14%,同比下降3.60個百分點。
“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上漲,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收窄。”
3月17日,“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上漲,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收窄。”
3月17日,“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上漲,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收窄。”
2月16日,國家統計局今天發佈了最新一期70城房價指數,全國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漲幅為0.0%,同比漲幅為-2.3%。這是70城新房價格一年來首次環比止跌,樓市“暖意”初步顯現。
企業信用等級是提升企業公信力和影響力的一項重要資質,而信用評級機構被視為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至關重要的樞紐之一。對於房地産行業而言,穆迪、標普、惠譽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的信用評級,是房企海外融資的重要信用背書。
2月6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到,支援居民家庭合理住房消費,結合房價和新房庫存情況動態調整住房限購範圍。在武漢市住房限購區域購房的居民家庭可新增一個購房資格,在非限購區域擁有的住房不計入居民家庭購房資格認定套數,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限購區域購買首套住房的可實行購房資格“承諾辦、容缺辦”。
緯房研究院、中國城市經濟學會房地産專業委員會以區縣為基本單位,以半月為週期,開展基於大數據的和重復交易法的房價短線監測。本期發佈2023年1月下半月(截至1月31日)重點城市的緯房指數漲跌情況。
隨著疫情漸趨穩定,入境防疫措施逐步取消,內地與香港于二月六日正式恢復通關,所有口岸可以隨意出行,有利內地與海外旅客來港消費,刺激香港經濟復蘇。長江實業地産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黃思行表示,為慶祝香港與內地通關,由即日起,首五十名訪港旅客于「1881」消費,均可獲贈價值港幣2,500元的富衛1881公館指定套房現金券壹張;消費滿港幣30,000元或以上,則可獲贈額外港幣3,000元住宿禮遇,以換取免費住宿富衛1881公館指定套房壹晚,以刺激內地遊客的購物意欲。
1月16日,儘管早就準備好了首付款,在北京看了大半年房子的張先生仍沒有下定決心上車。而最近,北京樓市成交升溫的消息,讓他有些心動。“現在買,就怕買貴了,但不買,又怕出政策,房價再上漲。”張先生的話道出了時下不少購房族的心聲。
2023年,隨著房地産被重申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成為房地産行業新一年的關鍵詞,無論剛性還是改善性需求都將得到更有力的支援。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22年1-12月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和銷售數據。數據顯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到位資金、房屋新開工面積等多項指標在12月降幅均有所收窄。
隨著政策的發酵和疫情對市場影響的不斷減弱,2023年天津樓市迎來了良好的開端,開年首月過半,供需兩端的熱情已經傳導到整個樓市。
近日,武清新城板塊一項目規劃出爐,又一改善項目即將入市。改善盤的扎堆入市,或將成為2023年天津樓市的一大特點。
回望2022年,天津樓市表現不盡如人意,全年供應縮量,成交驟減。隨著年末防疫政策優化,房地産回溫趨勢明顯,在供應端也有了量的改變。
中指研究院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百城新房價格累計下跌0.02%,為2014年以後年度房價累計首次出現下跌。
北京1月3日,中指研究院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百城新房價格累計下跌0.02%,為2014年以後年度房價累計首次出現下跌。資料圖為市民在福州一處售樓部了解樓盤資訊。
中指研究院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百城新房價格累計下跌0.02%,為2014年以後年度房價累計首次出現下跌。
2022年,房地産政策進入寬鬆週期,在“房住不炒”總基調指導下,監管部門多次出臺利好政策,從支援需求端到支援企業端,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同時也為地方因城施策釋放空間。
政策預測:持續向松,需求端釋放住房消費潛力,供應端改善資産負債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