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這種創新的行銷方式,不僅吸睛,也消除了購房者對新房延期交付甚至爛尾的擔憂。
5月27日,穆迪發佈稱,在銷售疲軟和融資環境趨緊的情況下,開發商仍面臨流動性壓力。
5月26日,“2022房地産及物業上市公司測評成果發佈會”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發佈了最新的《2022房地産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報告》,這項由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主辦的測評研究工作,在中國房地産業協會的指導下,已經連續開展了15年,是國內關於上市房企綜合實力最重要的專業測評研究成果。此外,本次活動還同期發佈了2022物業服務企業上市公司研究成果。
5月23日晚,金科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計劃于5月26-5月27日召開“20金科03”2022年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審議調整債券本息兌付安排及增加增信保障措施的議案。
5月12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普(S&P Global Ratings)調整金科股份信用評級為“B+”,展望“穩定”。“穩定”展望也反映了標普的觀點,體現了評級機構對金科穩健發展和持續經營能力的認可及支援。
4月25日,激戰至晚上10點,歷經9小時的搖號大戰結束,宣告杭州今年首輪集中供地收官。據悉,此次杭州首輪集中供地合計出讓60宗地塊,總面積3849畝,僅一宗地塊流拍,59宗地塊最終成交金額826.75億元。
近年來,隨著國內各大城市積極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TOD開發模式逐漸成為房企尋求轉型發展的突破口,萬科、龍湖等頭部房企也率先加入。
眾所週知,作為國內率先開放建設的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內多個城市由於支援一二級開發聯動,成為城市更新的熱土。再加之這些城市基本為人口凈流入的高能級城市,因此,近年來大灣區城市更新逐漸成為房企眼中的“香餑餑”。
近日,億翰智庫發佈數據解讀。報告指出,由於行業基本面處於下行通道,提振力量有限,加之核心城市疫情反彈的“雪上加霜”,3月單月銷售和開發投資疲軟,甚至弱于2020年同期水準,導致1-3月銷售和開發投資持續惡化。
2021年是房地産行業的轉折之年。屢經調控之後,房地産告別了沿用20多年的“高杠桿、高負債、高增長”的“三高”模式,回歸理性的發展航道。在行業面臨調整和陣痛之時,個別房企接連“爆雷”,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雖然2022年樓市政策暖風徐徐襲來,但市場還在回溫的路上。
近日,諸葛找房發佈《2022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産市場總結與展望》報告。報告指出,房地産市場政策暖風頻吹,多城邁入鬆綁期 ;土地市場低位運作,首輪集中土拍熱度未起 ;新房市場復蘇之路漫漫,成交繼續探底 ;二手房市場局部修復,熱點城市二手房恢復速度領先新房。
不容忽視的是,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房地産業規模大、鏈條長、牽涉面廣,對上下游相關産業帶動效應強,對投資和消費影響重大,對經濟金融穩定和風險防範具有重要的系統性影響。
2021年新城控股以穩為主、穩中求進,持續深化“住宅+商業”雙輪驅動戰略。
中國金茂不僅保持了“三道紅線”全綠檔的安全態勢,並在優勢戰略護航下,延續了其穩健精益的增長模式,實現了發展品質與效益的雙提升。
3月29日,中國金茂發佈2021年業績報告,並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佈會。
3月29日,2022房地産開發企業綜合實力測評成果正式發佈,備受關注的“房地産開發企業綜合實力TOP500”等測評榜單揭曉。這項由中國房地産業協會、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測評工作,已連續開展14年,相關測評成果已成為全面評判房地産開發企業綜合實力及行業地位的重要標準。
2021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突破18萬億元,同比增長4.8%,逐月呈現先熱後冷的態勢。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1年房地産開發投資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4.4%;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8.193萬億元,同比增長4.8%。
在政策調控趨嚴的環境下,中奧得以長期穩健發展與其長期堅持“穩”字戰略、摸索適合自身發展路徑密不可分。
據媒體報道,有房企人士證實,房地産並購貸款不再計入“三道紅線”的消息屬實,部分央企、國企正在多方接觸核心城市的優質項目,雖鮮有公佈確定性的交易,但市場上有很多項目都在談收購事宜,買賣雙方及相關仲介“暗流涌動”。報道還稱,1月11日,多家大中型銀行表示,並已做好房地産並購貸款等業務的額度安排,日前收到監管層要求金融機構對房地産行業並購提供金融支援的相關通知。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