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近日,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發佈的《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顯示,報告所選取調查的44個國內主要城市中,超過1400萬人單程通勤時長超過60分鐘,承受極端通勤。北京30%通勤者單程超過60分鐘,超七成主要城市極端通勤增加。由此可見,推進重點城市職住平衡,增強城市居民的通勤幸福感任重道遠。
當越來越多的人,將人生哲學溶于生活態度,他們對人居的選擇也由浮華轉向更深層次的探索。
鄭州設立100億元紓困基金,成為國內第一個紓困樓市的地方基金。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建設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城市。韌性城市理念被納入國家戰略規劃,也把韌性城市帶入大眾視野。
三伏天剛至,長三角各地早已進入“炙烤”模式,城市“熱度”持續爆表,據悉,這也是今年以來範圍最大、強度最強的高溫過程,部分時段最高氣溫達達37℃至39℃,局地溫度甚至超過40℃。
7月13日,在上海南翔海納印象的施工工地現場,主體樓棟幾乎已經完成封頂,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進行墻面、門窗等施工作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7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的通知。
7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的通知。
7月11日,高力國際發佈北京第二季度辦公樓報告。
近年來,綠色金融市場快速增長,體系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的內涵與外延也在不斷發展。過去,綠色金融更多強調為新能源、綠色建築等增量的綠色項目提供資金支援;如今,綠色金融也要去支援傳統化石能源、傳統建築等存量資産逐步向綠色低碳轉型。這樣的轉型金融活動將有力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助力我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
6月份以來,隨著前期各地出臺的地産托底政策逐漸生效以及全國疫情的消退,地産高頻數據顯示出好轉跡象。
房地産建安投資增速有望在三季度末呈現企穩回升態勢,對固定資本形成的拖累作用也將逐漸減弱。
6月30日,濱江第一高雙子塔——杭州世茂智慧之門A塔,從圖紙照進現實,迎來智慧地標的首次交付。作為杭州智慧寫字樓的標桿,世茂智慧之門A塔的交付,是一次産品力的匠心呈現,也是一次城市商務未來的智慧革新。
6月28日,克而瑞地産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100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面積965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8%,創2019年以來同期新低。
近日,華泰證券發佈《四維梳理A股重點上市房企2021年報及2022年一季報表現》報告。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3日聯合發佈《廣州藍皮書:廣州創新型城市發展報告(2022)》。該報告指出,2021年廣州創新型城市指數總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科技創新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5年來,本市在城市管理、城市面貌的改善方面下足了功夫,環衛作業逐漸由人工掃保向機械化、智慧化轉變。
金科·集美禮悅在濟寧開啟了一場溫暖人心的公益活動,萬份防疫禮包傾情派送,以名企擔當為城市注入溫暖力量。一個個防疫禮包,築起濟寧的健康防線,向城市傳遞一份“金科溫度”。
綠色建築,即在全壽命期保持低能耗、環境友好並且健康宜居的高品質建築。從綠色建材到綠色裝配,再到對既有建築的綠色化改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綠色建築“走進”了大家的生活,助力節能降碳的同時,也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6月15日,新鴻基地産與16家主要的國際及本地銀行簽署一筆五年期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鉤貸款協議。本次銀團貸款錄得逾四倍超額認購,最終總貸款額達到207億港元,是香港房地産業界歷來最大規模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鉤貸款。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