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月27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促進貴州民宿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貴州民宿産業意見》),明確進一步推動貴州民宿産業高品質發展。
北京2月19日,工業和資訊化部日前為全國第二批千兆城市授牌,目前我國共建成110個千兆城市,約佔所有地級市的1/3。其中,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分別建成千兆城市41個、29個、40個。
日前,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建設數字河北行動方案(2023-2027年)》提出,搶抓數字化變革新機遇,把數字河北建設作為推進高品質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工程,組織實施6個專項行動、20項重點工程,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完善數字社會治理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水準。
工信部日前發佈關於2022年千兆城市建設情況的通報,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國共有110個城市達到千兆城市建設標準,完成總結評估工作,約佔所有地級市的三分之一。
11月28日,湖南省委辦公廳、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湖南省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包括加強鄉村規劃建設管理、實施農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工程、實施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等在內的十二項重點任務。
當智慧之光照進現實,不可否認的是,“未來”已來。
首都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以綠隔為主體的城鄉結合部地區是關鍵一環。近日,《北京市城鄉結合部減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由北京市政府批復,繼核心區建設和副中心建設之後,全面譜寫總規實施的第三篇章。記者從市城鄉辦獲悉,《行動計劃》集中梳理確定了近200個項目,預計較2020年持續壓減城鄉建設用地,將一綠綠色開敞空間提至約43%,二綠提至約66%,補強居住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短板。
1600公里的軌道交通,“畫”出京津冀城市群2小時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90%的土地上,平均走500米就能遇到公園綠地;千兆寬頻介面佔一半,讓千年古城愈發“聰明”……
為進一步加快智慧天津建設,打造全國智慧低碳的新型智慧城市標桿,以數字化、智慧化全面賦能城市發展,市政府出臺了《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設“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智慧天津實現數字基礎支撐、生産生活方式、城市運作態勢、産業發展模式、試點創新應用的全面優化創新。
在這個高速發展資訊化的時代,人們對於智慧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穩定的網路環境,則是順暢進行智慧生活的重要前提。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做好跨週期調節,穩定合理預期,保持經濟平穩運作;審議通過“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推動擴內需、促轉型、增後勁;部署加快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提升供水和防災減災能力。
推動34項全國首創性、首批性政策實施;落地49項全國、本市首個或標誌性項目;建成38個功能性、服務型平臺……這一連串數字代表了一年來北京“兩區”建設的成績。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昨天舉行的“兩區”建設一週年成效新聞發佈會獲悉,北京加快推進國務院批復的“兩區”方案251項任務實施,目前已落地實施207項。
8月12日,上海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發展目標提到,到2025年,聚焦臨港新片區産城融合區,建立比較成熟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打造一批更高開放度的功能型平臺,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區域創造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經濟實力和經濟總量大幅躍升,初步實現“五個重要”目標。
北京將通過5到10年的接續努力,打造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六個高地”,到2030年,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城市生活有多豐富,城市治理就有多複雜,特別是在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實現城市運作高效能、管理現代化更為不易。如何以相對小成本,解決城市生活的痛點、堵點?作為一項重大戰略部署,上海的“城市數字化轉型”一經推出就備受關注。如今,這條轉型之路走得如何?它能否成為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難題的有效手段?
21日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等六部門印發《關於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品質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結構優化、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礎設施體系,並通過迭代升級、更新完善和持續建設,實現長期、全面的發展。建設教育專網和“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按需擴大學校出口頻寬,實現中小學固定寬頻網路萬兆到縣、千兆到校。
7月19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快實施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重大項目的通知》,涉及重大項目532個,涵蓋經濟、社會、民生等方方面面。
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正式發佈。
近年來,四川天府新區探索公園城市鄉村表達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域具備納入城鄉15分鐘生活圈的基本條件,為全面建設公園城市現代都市農業示範區提供了較好的空間基礎、科技資源、區位優勢。
推動智慧化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化水準,形成適應智慧經濟、智慧社會需要的基礎設施體系,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支撐。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