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四期超預期交付,360°迭代,N項提升,全面超越,再次領先濟南住宅標準
北京10月30日,2023北京智慧城市場景創新需求清單發佈會30日在京舉辦,首次按照“綜合清單+專項清單”相結合的方式,聚焦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等關鍵領域,結合智慧城市發展的實際需求,擇優遴選出37項場景創新需求。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5日上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增加發行國債,支援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等工作有關情況。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在會上表示,決定在今年四季度增加發行2023年國債1萬億元,作為特別國債管理。
北京10月24日消息 據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網站消息,重慶市2023版本《智慧小區評價標準》(以下簡稱《評價標準》)已于本月正式施行。
城市是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託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準,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從市住房城鄉建委獲悉,為提升智慧化、數字化技術在智慧小區建設中的應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社區治理、小區安全及物業管理提升等方面需求,市住房城鄉建委開展了《智慧小區評價標準》修訂工作,該標準現已完成修訂,並於10月1日正式施行。
8月31日下午,江蘇省政府召開《關於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新聞發佈會。現代快報記者獲悉,”28條措施”重磅發佈,側重點在擴大有效需求、增強發展動能、保障改善民生、優化營商環境四個方面。
北京8月31日消息 為貫徹落實《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持續實施《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積極探索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路徑和模式,有效提升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能力,近日,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8部門印發《關於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
8月12日晚,濟南市濟陽區文體中心廣場上人頭攢動,一場“人才夜市”招聘會火熱開張。“招聘會面向未就業的畢業生以及農民工、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脫貧勞動力等各類勞動者,以‘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就業服務,崗位涉及司機、保潔、會計等,可滿足不同人群的就業需求。”濟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田泉民説。
近日,海澱區水務局在“海澱區河長通”微信小程式上線實時降雨、積水查詢功能,市民可隨時了解雨情汛情,規劃出行安排。這個小程式的背後是海淀“城市大腦”搭建的感知網路系統、AI計算中心、時空一張圖等基礎框架體系和共性服務體系。
近日,市委書記尹力到市水務局和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調查研究。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品質發展”總體思路,全力以赴落實防汛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措施,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當前和長遠,提高韌性城市規劃建設水準,打造更加安全美好宜居家園。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動建立房地産業發展新模式。本報即日推出“推動建立房地産業發展新模式”系列報道,針對“從大拆大建向城市更新轉變”“從重買賣輕租賃向租購並舉轉變”“從規模擴張向高品質發展轉變”等方面探尋如何提升房地産業發展新內涵。
近日舉辦的“資訊化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果展”上,展出的資訊化新成果有助於保障城市安全運作。
棗莊市薛城區臨城街道福泉小區內,晚風吹過樹梢的新綠,一戶戶窗口的燈光,把樹影和身影影影綽綽地映在整潔的小道旁。旁邊的遊園內,不時傳來孩子們的歡笑聲,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黃華邊走邊數著道兩側樓道裏幾乎全亮的燈光,感動又感慨:“回來了,老房的燈又亮了!”
據住建部網站消息,住建部辦公廳、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佈關於做好2023年城市排水防澇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嚴格規範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提升項目竣工率。
建築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開年以來,建築企業積極推進重大工程建設,一批批重點項目建設正酣,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寬闊暢通……建築業的復蘇和轉型升級,正在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著重要力量。
2月9日,濟南市中心城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和城市內澇治理PPP項目集中正式開工。
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過去大規模的增量建設,向存量的提質改造和增量的結構調整並重轉變,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內需潛力巨大。例如,早期建設的城市基礎設施已經開始老化,部分地下水管道不通暢,燃氣管道老化導致安全隱患逐漸顯現等問題,都迫切需要更新改造。同時,城市更新亟需推進基於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過去大規模的增量建設,向存量的提質改造和增量的結構調整並重轉變,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內需潛力巨大。例如,早期建設的城市基礎設施已經開始老化,部分地下水管道不通暢,燃氣管道老化導致安全隱患逐漸顯現等問題,都迫切需要更新改造。同時,城市更新亟需推進基於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城市燃氣等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目前,全省市政燃氣、供水、供熱老舊管網實現應改盡改,市政合流制排水管網基本完成改造,並建立了即有即改工作機制。河北省將持續推進全省城市(含縣城)燃氣等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加強市政基礎設施系統化和智慧化建設,維護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作。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