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5月份,正是第二季度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期。全國各地以奮發有為的精氣神,著力擴內需穩外需,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為經濟運作持續好轉注入更大動力。
前4個月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恢復 線上消費熱度不減
5月22日,從遼寧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為落實遼寧三年行動部署要求,遼寧2023年推動實施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交通重點項目72項,計劃完成投資530億元,同比增長15.3%。
5月21日,據中鐵六局21日消息,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深圳新基地建設已全面啟動,南航為深圳新基地投資24億元,其中一期項目投資額16億元,計劃于2028年建成。
由迪馬工業與廷捷機器人研發生産的警用裝備基於數智平臺,連結旗下警用車、機器人、無人機、單兵通信設備,形成人、車、機、場景的智聯互動,構建以平臺為中心的智慧互聯戰鬥集群,為警務實戰提供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5月11日,《2022年民用機場服務品質評價報告》正式發佈。其中,首都機場和大興機場等33家機場被評為優秀機場,13家機場獲得單項優秀機場。
烏魯木齊5月4日,連日來,新疆第二座高高原機場——和靜巴音布魯克機場正在有序建設當中。
“五一”假期臨近,國內旅遊市場迎來出遊熱潮。筆者從多家線上旅遊平臺了解到,今年“五一”假期旅遊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同期水準,達到2億人次,其中,部分熱門城市一票難求,酒店民宿“量價齊升”,中長線遊、出境遊等旅遊方式熱度飆升。
“五一”小長假臨近,30歲的武漢市民萬昕在文旅博覽會上獲得了一些制定5天旅遊計劃的新思路。“‘壯美廣西’‘安逸四川’,還有‘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這些展館標識都很新穎,令人心嚮往之。”萬昕説,感到身邊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去旅遊。
北京4月19日訊 國家統計局發佈2023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作情況,國家統計局10位司局長(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王貴榮、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副司長江源、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胡漢舟、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主任李鎖強、國家統計局固定資産投資統計司司長翟善清、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司長董禮華、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司司長張毅、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王有捐)撰文解讀2023年中國經濟“一季報”。
徐州4月17日,“這麼快就辦好了,比以前方便多了。”4月17日上午,因店面施工需要前往徐州市公安局觀音機場分局候機樓派出所辦理機場通行證的王先生説。4月17日,徐州觀音國際機場控制區通行證辦理微信小程式“空證通”正式上線。同時,徐州觀音國際機場新版控制區臨時通行證也同步啟用。
4月17日從民航青海空管分局獲悉,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空管工程空管工作區項目已正式開工建設。
4月12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周邊臨空經濟産業園區基礎設施項目首批安置房交付活動在花都區龍口-小布安置區舉行,廣州機場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及噪音區徵拆安置花都區項目指揮部辦公室和花山鎮人民政府,將首批17棟共1063套安置房正式交付至回遷村民。
清明臨近,雖然今年的假期只有一天,但不少人仍盼望著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近期,國內遊客的春遊熱度持續走高。平臺數據顯示,隨著清明及五一假期的臨近,遊客的預訂提前量相較于過去三年大幅提升,長線遊需求持續回溫,短途遊同樣火爆,近郊鄉村民宿預訂緊俏。
4月2日,近年來,方興未艾的絲綢之路旅遊熱,使得甘肅眾多人文和自然景觀“吸粉”無數,但由於各景區之間漫長的“距離鴻溝”,常令遊人唏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基於此,甘肅官方密集佈局機場建設,希望用航線串聯各絲路景觀。
最新的數據顯示,3月27日—4月2日,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作,民航累計保障航班環比增長5.18%。
2023年江蘇計劃投資26.2億元,安排機場建設項目9個。
3月6日,國際機場協會(ACI)公佈2022年度全球服務品質(ASQ)大獎獲獎名單,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上榜2022年度500-1500萬量級“亞太區最佳機場”獎項,旅客總體滿意度位列全球同量級機場第一,“轉乘便捷性”等18項滿意度指標躋身全球前十。
全面推動臨空經濟實現創新發展,要緊緊抓住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大動力。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發揮口岸功能優勢,依託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將會為區域發展帶來更多朝陽産業。
從河北省民航事業發展中心獲悉,今年,河北民航將聚焦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完善全省民航基礎設施規劃佈局,全年計劃完成固定資産投資7億元,同比增長14.7%。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