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老年” 的搜索結果:

河南商丘:允許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多子女家庭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

據微信公眾號“商丘發佈”9月27日消息,9月25日至10月1日,河南省商丘市將就《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向公眾徵求意見,涉及公積金貸款、契稅補貼等23條措施。

河南 商丘 2023-09-28 12:10:45

廣州擬降低戶籍家庭申請公租房門檻 準入線調至每人平均年收入49952元

9月19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佈了《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戶籍家庭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和建議。20日,記者從廣州市住建局獲悉,意見稿對原通知(穗府辦規〔2021〕5號)進行了修訂,著重對戶籍家庭住房保障政策進行“兩調整兩完善”:調整公租房保障家庭收入線準入限額,調整住房租賃補貼標準,完善公租房保障方式,完善公租房保障審核及監管機制。

濟南、青島取消限購,什麼信號?

9月11日,據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消息稱,濟南市對當前房地産調控政策措施進行調整:取消二環以內的歷下區、市中區區域購房限制;同時,商品住房取得《不動産權證書》後即可上市交易。同日,青島將市南區、市北區 (原四方區域除外) 移出限購區域,全域取消限購政策。同時在本市範圍內,商品住房取得《不動産權證書》可上市交易。

濟南 青島 取消限購 2023-09-21 08:33:26

北京50個項目簽約北三縣 意向投資額超400億元

為全面落實京津冀黨政主要領導座談會部署要求,加快建設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9月19日,2023年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舉辦。會上,北京50個項目簽約落地廊坊北三縣,意向投資額約426.81億元。

北京 50個 項目簽約 北三縣 2023-09-20 16:02:08

適老化改造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創新亮點?

洗澡有淋浴凳支撐,日常起居有輔具助力,在家門口的老年食堂能吃上可口飯菜……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以適老化改造為抓手,創新方式方法,積極打造老年宜居環境,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邁出積極步伐。

適老化 改造 2023-09-19 12:05:05

北京市住建委等四部門聯合發佈《北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操作指引(試行)》

9月18日,北京市住建委等四部門聯合發佈《北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操作指引(試行)》,明確老樓加裝電梯申請、施工、運作管理的全套規範流程。

北京 電梯 2023-09-19 10:01:24

安徽淮北:促進新建和二手住房市場聯動,鼓勵開展房車居聯動促進消費

北京9月14日消息 據安徽省淮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消息,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更好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因城施策,促進淮北市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近日,淮北市住建局印發《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的通知。

安徽 淮北 2023-09-15 13:28:36

北京:將建設數字化養老公共服務平臺

近日,由北京市民政局起草的《關於完善北京市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正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指出,到2025年,北京基本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基本健全,基本養老服務清單不斷完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等清晰明確,服務供給、服務保障、服務監管等機制不斷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覆蓋全體老年人。

數字化養老 2023-09-14 14:17:40

安徽淮北:鼓勵開展房車居聯動促進消費,購新房公積金可支付首付款

9月13日,據安徽省淮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更好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淮北市住建局印發《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共計六大方面25條措施。

安徽 淮北 鼓勵 開展 房車居 聯動 2023-09-14 14:09:30

政策“及時雨” 經濟“新動能”| 南京推動老舊小區更新改造,打造宜居城市

近年來南京緊扣“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定位,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使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得到明顯提升。數據顯示,2021-2022年全市共累計改造完成老舊小區275個,惠及居民12萬戶。在改出老舊小區新面貌的同時,社區治理體系也趨向完善,目前正在探索推動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的轉型。

南京 推動 老舊 小區 更新 改造 2023-09-11 15:27:51

上海第三批集中供地:增設競“高品質建設”指標,明確裝修價格標準,重啟“招挂複合”

9月8日,上海市發佈今年第三批次集中供地的首輪7幅住宅用地出讓公告,總出讓面積約50.14萬平方米,起始總價約185億元。

上海 第三批 集中 供地 2023-09-08 14:39:13

轉讓房産託付養老咋成了“老無所養”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部分老年人出於老有所養的目的,將自己名下的房産通過各種形式轉讓給子女或其他人。

房産託付養老 2023-09-08 09:01:07

轉讓房産託付養老咋成了“老無所養”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部分老年人出於老有所養的目的,將自己名下的房産通過各種形式轉讓給子女或其他人。但是,如果子女獲贈房屋後不履行贍養義務,或者子女去世後家庭結構發生變化,老年人應當如何維權?日前,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通報了“涉房産轉讓託付養老類”案件審理情況及典型案例,為保障老年人相關權益提供了有益指引。

轉讓 房産 2023-09-07 13:05:53

詳解“認房不認貸”!廣深落地執行後,一線城市全部落實是否已無懸念?

8月30日,廣州成為首個執行首套住房“認房不認貸”的一線城市,釋放了積極的信號。緊隨廣州之後,深圳成為第二個落地該政策的一線城市。截至目前,同為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還未有所“動作”。針對“認房不認貸”對啟動房地産市場的作用有多大?北京、上海是否會跟進、何時跟進?重點一二線城市還會適度放鬆哪些政策?房企如何看待持續利好的樓市政策?等一系列問題,央廣網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專家。

認房 不認貸 2023-09-01 14:10:46

跨省就醫、交通出行、文旅購票……你手裏的這張卡可發揮大作用

74歲的田美珍家住南京市秦淮區,不久前不慎骨折,子女們白天又無暇照顧,一日三餐成了一大難題。得知社區的銀發助餐點可憑社保卡就餐,還可為行動不便的居民送餐到府,老人的吃飯問題迎刃而解。

跨省 就醫 交通 出行 文旅 購票 2023-09-01 13:59:31

“認房不認貸”疊加“金九銀十”,廣州改善型置業需求有望集中入市

8月29日,廣州市發佈《關於優化我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通知明確,廣州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調整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

認房 不認貸 2023-08-31 15:24:46

小城鎮中老年消費值得重視

在傳統認知中,年輕一代熱衷嘗鮮,消費意願更強,企業更願意在年輕消費者身上下功夫。即便是佈局銀發經濟,企業也更傾向於將目光對準有錢有閒的都市銀發族,對於身處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中老年群體,則往往缺乏關注。然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低線城市銀發經濟正在迅速崛起,“小鎮中老年”這個曾經被忽視的消費群體正展現出不容小覷的消費潛力。

小城鎮 中老年 消費 2023-08-28 12:58:45

六部門:在超大特大城市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消息,為總結提煉新冠疫情防控做法,推廣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補齊公共衛生環境和城鄉環境衛生設施短板,提升社會健康綜合治理能力,營造乾淨、整潔、舒適的宜居環境,從源頭上降低疾病傳播風險,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6部門印發《關於補齊公共衛生環境設施短板 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清理整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要求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推進 公共 基礎 設施 建設 2023-08-25 15:31:50

山東打出“組合拳”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更有力有效

8月12日晚,濟南市濟陽區文體中心廣場上人頭攢動,一場“人才夜市”招聘會火熱開張。“招聘會面向未就業的畢業生以及農民工、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脫貧勞動力等各類勞動者,以‘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就業服務,崗位涉及司機、保潔、會計等,可滿足不同人群的就業需求。”濟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田泉民説。

山東 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 2023-08-25 09:38:36

8月各地逾40條樓市新政出爐:鄭州認房不認貸,廈門降二套房首付,重慶表態政策能出盡出

自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以來,至今已滿一個月,各地優化政策出臺頻率明顯加快,鄭州已執行“認房不認貸”,廈門首先下調了二套房首付比例。

8月 樓市 新政 2023-08-24 14:02:43
< 1 2 3 4 5 6 7 > 尾頁
網站無障礙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