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11月28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由中建一局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03A2標段順利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本標段也是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第一個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的“地下樞紐地上城”項目。
11月23日,記者探訪進入按圖運作試驗階段的津興城際鐵路。
2020年10月,世茂服務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上市。
11月1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第三屆招商夥伴大會暨國際航空總部園啟動儀式”舉行。
11月2日,昆明市宣佈廢止2017年、2018年出臺的相關房地産政策,意味著又一特大城市取消商品房限售限購政策。今年9月以來,國內已有10多個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優化商品房限購。
日前,北京市朝陽區政務服務管理局代表團來到天津濱海新區政務服務管理局考察調研,雙方簽署《“跨省通辦”框架協議》,推出82項通辦事項清單,涵蓋商事登記、人社、司法、文化、助殘等高頻事項,群眾可全程網辦或選擇就近大廳現場辦理,持續提升京津跨市辦事便利度。
近日,中鐵十四局承建的京唐城際鐵路八標項目裝配式U型槽施工,順利通過中國國家鐵路局工程管理中心的首件驗收。這標誌著鐵路裝配式U型槽首次在我國成功應用,開創了U型槽裝配式施工的新模式,填補了國內鐵路U型槽預製施工的空白。
11月8日,2023軌道交通創新發展大會在豐臺園博園召開。大會上發佈《豐台區軌道交通産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本市將培育軌道交通産業“1+2+2”5個超大規模細分賽道,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軌道交通産業創新中心,全力打造軌道交通國際創新集聚區。
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新一批國家重要濕地名錄,天津市大黃堡濕地成功入選。截至目前,天津市4個濕地自然保護區中,已有七里海、北大港、大黃堡3處濕地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今年以來,天津市西青區精心策劃了“運河明珠·活力新城”文化旅遊年,統籌全區近50家景區、20余家大型商貿綜合體、200余個體育場館,貫穿全年週末及節假日推出“千年運河·花香西青”“郊野露營·樂享西青”等100余項活動。前三季度,全區累計接待遊客3644.12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35.62億元。
京西五環 一座超級理想都市正崛起
多家房地産研究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樓市“銀十”銷售不及預期。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于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係中央金融委員會、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組建後首次召開。本次金融工作會議中,對房地産提及頗多,為後續房地産市場發展指明瞭方向。
10月31日,“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發佈會——“以釘釘子精神深入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專場召開,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容軍介紹,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要將綜合交通承載能力作為城市發展的約束條件,標本兼治,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要求要堅持公共交通優先戰略、加強需求調控、優化出行結構、提高路網效率、強化秩序管理,使各種出行方式和諧有序,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系。
北京中心城區和副中心軌道線網不斷加密,“十四五”以來新開通運營9條(段)線路共80公里;全面推進11條(段)共231.3公里軌道新線建設。截至目前,全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里程達1172公里,其中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7條、807公里。
10月31日,“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發佈會——“以釘釘子精神深入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專場召開,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黨組成員、總規劃師、新聞發言人石曉冬介紹,2017年黨中央、國務院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以來,總體規劃實施第一階段102項重點任務順利完成。2022年北京市印發實施《北京市國土空間近期規劃(2021年-2025年)》,總體規劃實施第二階段110項重點任務全面啟動。目前,總體規劃實施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多渠道籌措資金,分類推進實施改造,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要求,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鍵”
新華社報道,今年9月4日,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明確了我國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所面臨的問題和今後的工作方向。其中提出,保障性住房要實施嚴格封閉管理,不得上市交易。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5日上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增加發行國債,支援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等工作有關情況。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在會上表示,決定在今年四季度增加發行2023年國債1萬億元,作為特別國債管理。
城市化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無論是塑造一二三産深度融合的現代化産業體系還是構建國際國內雙迴圈新格局。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