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月2日,據微信公眾號“洛陽發佈”,近日《洛陽市支援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若干措施》正式下發,明確3方面20條舉措支援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旨在正確引導住房消費,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確保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新春伊始,濟南城市建設領域推出一個大動作:2月2日,濟南市舉行城市更新政銀企對接暨項目推介會,向社會推介重點城市更新項目,促進城市更新項目洽談融資,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推動項目落地。據悉,現場推介了75個項目,其中6個項目獲金融機構授信467億元,3個項目簽訂了總投資為801億元的合作協議。
2月2日上午,濟南市舉行全省首個城市更新政銀企對接暨項目推介會,面向社會推介城市更新項目。現場推介了75個項目,其中6個項目獲金融機構授信467億元,3個項目簽訂了總投資為801億元的合作協議。
近日,蘇州市政府印發《關於推動經濟運作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蘇府規字〔2023〕1號),推出12個方面55條政策。其中在房地産方面,《措施》提到,蘇州將大力支援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支援房地産業合理融資需求,全力以赴保交樓,切實維護購房者利益;優化調整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政策,促進房地産企業加快資金回籠。
對多個部委2023年重點工作部署進行梳理髮現,今年經濟政策發力點聚焦于穩定擴大投資、恢復和擴大消費、支援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方面。
1月30日,江蘇省蘇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推動經濟運作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包含十二方面共計55條措施,其中一方面單列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北京50個市區重大項目31日上午集中開工。北京市發改委介紹,此次集中開工的5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約486億元,突出重“大”項目引領,其中投資超過10億元的項目有12個、總投資超420億元;突出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其中社會投資項目22個、佔比超4成,總投資超340億元。
永豐數字科技中心、益生祥明科技産業園、京唐城際鐵路北京隧道段……1月31日上午,50個市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北京市發改委介紹,此次集中開工的5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約486億元,突出重“大”項目引領,其中投資超過10億元的項目有12個、總投資超420億元;突出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其中社會投資項目22個、佔比超4成,總投資超340億元。
1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快促進養老産業發展的意見》。
南開區部署了“科教立區”“文化強區”“商貿興區”三年行動方案,紮實推進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十項行動”。
2022年的成都樓市,人氣貫穿全年,新房、二手房價格月環比多次雙雙領漲全國;成都二手房價格更是在年末創下連續7個月同比漲幅第一的紀錄。
蘭州新區2023年工作會議披露,預計2022年蘭州新區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3%,增速近6年來持續領跑國家級新區;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0%。
破舊的道路變得整潔,雜草叢生的綠化帶煥然一新,房屋外墻穿上“新衣裳”……臨近新春,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益民社區大化三區小區煥然一新。看到家園越變越漂亮,小區居民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忙著購置彩帶、氣球,排練舞蹈,慶祝“老家變新家”。
1月17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部署2023年“十二條”重點工作。
旅遊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重要抓手。當前正值“兩節”旅遊旺季,文旅市場明顯升溫,一些平臺的文旅産品預訂熱度已超去年同期。大眾文旅消費需求加速釋放,助力行業恢復信心,引領文旅供給創新發展。
1月17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部署2023年“十二條”重點工作。
北京1月13日,近日,人民銀行發佈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2022年12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1.8%,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1.31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9.6%。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指出,2022年我國金融體系運作平穩,金融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更有力、更高品質的支援,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總量增長穩定性增強。
1月17日,澎湃新聞從官方微信公眾號“安義縣人民政府發佈”獲悉,近日,江西南昌安義縣發佈《安義縣關於2023年春節期間促進房地産市場發展的若干措施》。
1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介紹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
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是經濟之動能、民生之期盼。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