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高力國際認為中國物業行業已經進入黃金髮展期,市場勢必迎來更多新的發展機遇。
從西青區獲悉,“大運河藝術之城”天津音樂學院和天津美術學院擴建工程項目及周邊地區規劃概念設計方案徵集工作正式啟動。
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2022年—2035年)》近日正式公佈實施,首次明確中軸線保護區域具體範圍邊界,遺産區、緩衝區總面積共51.3平方公里;本市還將以“城”為本推動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中軸線上20條景觀視廊、多條文化探訪路留住老城記憶。
以外環綠道為紐帶串聯打造11個植物公園,形成城市“一環十一園”的“植物園鏈”,是我市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工程。
北京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京開幕。北京市代市長殷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五年來,北京奮力完成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第一階段減量發展任務,城鄉建設用地減量120平方公里。今年將積極拓寬減量提質路徑,城鄉建設用地再減8平方公里左右。
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內容,也是城市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體現。應強化規劃引領,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提高建築節能標準,推廣綠色低碳材料,為城市低碳發展提供中國樣本。
“城市更新”是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工作。近日,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濟南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1—2035年)》。根據該專項規劃,濟南將落實“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的城市空間發展格局,構建“歷史城區”“二環以內”“中心城區”“市域範圍內其他城區”四大更新圈層,推動歷史文化名城有機更新,提升城市空間環境品質。
2023年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1月11日以視頻形式在北京召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3年要確保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並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産負債狀況,同時要堅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要因城施策,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産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以上表述,引起了社會關注。
報告在回顧過去五年和2022年工作的同時,還明確了未來五年南京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以及今年將重點做好的十個方面工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3年要確保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並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産負債狀況,同時要堅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12月11日,“探秘中國非遺技藝,領略千年傳承匠心”手作雅集活動在廣州星河灣半島舉行,吸引業主踴躍參與。來賓們體驗了數千年輝煌的國韻風華,觀賞故宮珍藏書畫。
1月8日上午,濟高·海棠郡生活美學館暨樣板示範區在萬眾期待中如約綻放,為高新東區帶來了一場奢華的生活美學盛宴。濟高控股、濟南城發相關領導,社會各界精英及濟南主流媒體等數百位嘉賓出席了本次開放儀式。這也是濟高控股2023年第一個首次入市的新項目,吸引了不少周邊人群的關注。
2022年,遠洋集團累計交付房源約5.5萬套,其中,26個批次落地使用雲交付工具,近萬套房源“交房即交證”。
綠色施工是建築業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實踐。近日,由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承建的北京中央芭蕾舞團業務用房擴建項目防塵“天幕”系統安裝完畢並正式投入使用,將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實現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2月30日,石家莊市軌道交通二期工程開工儀式在地鐵南王站建設現場舉行,標誌著該市軌道交通4號線、5號線正式開工建設,預計于2027年實現開通運營。
12月29日,2022年“小水滴”系列公益活動於寧城街頭正式亮相。本次活動延續了 “關愛環衛工人 共建宜居城市”的往期主題。
經歷了波瀾起伏,房企們即將走完一個比拼“交付”的年份。
戴德梁行發佈《2022年四季度北京寫字樓零售市場報告》。報告指出,北京寫字樓市場活躍度雖持續下滑,但隨著疫情政策的放開,預計從明年二季度開始市場將逐漸恢復正常,市場成交量將迎來大幅提升,零售市場也將迎來快速恢復期。
河北日報近日,省自然資源廳印發《河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修復規劃》)提出,到2035年,全省林草、河湖、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實現良性迴圈,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産品價值得到彰顯,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能力大幅躍升,區域合作共贏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生産生活方式廣泛形成,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全面建成。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