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8月29日,中國建築發佈2023年半年度報告。
8月29日,中國建築發佈2023年半年度報告。
房地産政策
土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資源,是各地招商引資的核心要素。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一地難求”和“好地難求”現象日益顯現。隨著自由貿易港建設不斷推進,海南原本稀缺的土地資源供給更是成為影響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該如何有效破解用地難?為此,海南創造性建立“土地超市”制度,讓土地資源對接走上“雲端”。
6月30日,上海市掛牌9宗住居住用地,總起拍價220億元,地塊涉及普陀區、閔行區、嘉定區、青浦區、奉賢區6個地區共計9幅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6月27日,據上交所公司債券項目資訊平臺顯示,上海金茂投資管理集團100億元小公募債獲受理。主承銷商及薄記管理人為中信建投證券。
5月12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11宗地塊,分別位於番禺、花都、荔灣等,總起價128.53億元。
5月10日上午,天津市濱海新區舉行2023年夏季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本次集中開竣工活動重點項目共202個,總投資1491億元,將為濱海新區高品質發展提供新動能。
杭州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
4月20日,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杭州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共涉及9宗地塊,分別位於西湖區、蕭山區、臨平區、上城區、濱江區、余杭區、富陽區。總起始價126.17億元,總出讓面積76.57萬平方米。將於2023年5月23日集中出讓。
2月17日,植信投資研究院發佈《2023年房地産市場:“柳暗花明”》的報告,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在發佈會上提到,2023年房地産市場有望回穩。年初房企銷售進一步下跌的動能正在減弱,房企發債較2022年初多增百億,民企美元債發行重啟。國內宏觀經濟及消費者預期在疫情政策優化後逐步回暖,購房者預期也有望隨之改善。行業出現的較多回暖消息預示著房地産市場正在逐步擺脫全面下行的局面。
2022年是房地産市場深度調整的一年。在疫情衝擊及居民預期收入下降背景下,部分購房需求延遲釋放;同時,房企信用危機頻頻爆發,購房者觀望情緒漸濃,銷售端表現乏力。不過,從2022年年初開始各地支援房地産的利好政策輪番出臺,漸進式寬鬆持續上演。中央層面則重申“房地産是國民經濟支柱産業”地位,並出臺多項政策工具支援房地産市場平穩運作。
12月30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發佈《關於發佈2023年部分擬供商品住宅用地項目清單(第一批)的公告》,以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穩定市場預期,提高市場透明度。
北京12月30日,從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獲悉,北京30日發佈了2022年度第五批次商品住宅用地出讓公告,共計6宗,用地規模約22公頃,地上建築規模約53萬平方米,將於2023年2月上旬集中成交。
宏觀環境:政策端拐點已至,行業緩慢曲折修復
12月27日,杭州掛牌第五批集中供地地塊,5宗地塊將於2023年2月7日出讓,總出讓面積393畝,總建築面積59.6萬方,總起價80.8億元。
前不久,湖南長沙宣佈調整土地供應模式,不再每年集中供應住宅土地,而將恢復常態化更新。同時,江蘇徐州、陜西西安、江西南昌、廣東東莞、浙江金華和溫州等自發集中供地的城市均表示土地供應將恢復常態。
前不久,湖南長沙宣佈調整土地供應模式,不再每年集中供應住宅土地,而將恢復常態化更新。同時,江蘇徐州、陜西西安、江西南昌、廣東東莞、浙江金華和溫州等自發集中供地的城市均表示土地供應將恢復常態。
成都厚德天府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及13.25億元債權被掛牌,轉讓底價39.25億元。其中,100%股權掛牌價為26億元。
11月29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11月28日表示,證監會決定,即日起調整優化五項措施,支援房地産企業股權融資,支援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