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近日,針對“深圳取消商品住房銷售限價”的消息被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以及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官方辟謠,確認為不實消息。北京也在近日回應“取消地價上限”為不實消息。在業內看來,一線城市作為房地産市場的核心區域,對於限制性政策的鬆綁仍較為謹慎。
第37周,監測多城“認房不認貸”政策密集落地,對提升這些城市的房地産市場活躍度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一些城市全面取消或調整限購政策,也促進了市場企穩回升。政策持續優化,讓房地産市場有了新氣象,也讓“金九銀十”這個傳統銷售旺季成色可期。重點15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為13575套,環比下降28.31%,同比下降16.85%。至此,新房成交規模連續兩周下滑。
多城“認房不認貸”政策密集落地,對提升這些城市的房地産市場活躍度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一些城市全面取消或調整限購政策,也促進了市場企穩回升。政策持續優化,讓房地産市場有了新氣象,也讓“金九銀十”這個傳統銷售旺季成色可期。
多城“認房不認貸”政策密集落地,對提升這些城市的房地産市場活躍度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一些城市全面取消或調整限購政策,也促進了市場企穩回升。政策持續優化,讓房地産市場有了新氣象,也讓“金九銀十”這個傳統銷售旺季成色可期。
“認房不認貸”落地,上海房地産市場一線已經開始出現變化。
8月10日,金華市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知,經市政府同意,決定實施提高住房公積金最高可貸額度、鼓勵城市更新房票安置、加大信貸支援力度、降低住房交易稅費等七條措施,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8月2日,7月中旬以來,伴隨中央和地方對房地産市場密集發聲,樓市預期小幅回升。
7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通知,將此前公佈的支援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兩項金融政策進行調整,適用期限統一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有效緩解房企融資壓力,為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7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通知,將此前公佈的支援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兩項金融政策進行調整,適用期限統一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有效緩解房企融資壓力,為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北京7月5日,上半年,中國各地房地産相關支援性政策出臺頻度較高,許多地方打出包括放鬆限制性政策(限購、限貸、限價、限售)、提供購房補貼、優化公積金政策等的穩樓市政策“組合拳”。
中指研究院發佈報告稱,2023年上半年各地政策仍保持寬鬆趨勢,上半年全國有超百省市(縣)出臺政策超300條,公積金支援政策仍是重要舉措之一、購房補貼政策亦是各地因城施策的主要手段。
2023年上半年各地政策仍保持寬鬆趨勢,近百城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的同時,多地放鬆住房限購限售。與此同時,隨著今年6月LPR的下行,房貸利率降至歷史低位。
上半年,中國各地房地産相關支援性政策出臺頻度較高,許多地方打出包括放鬆限制性政策(限購、限貸、限價、限售)、提供購房補貼、優化公積金政策等的穩樓市政策“組合拳”。
全國層面政策整體延續寬鬆基調,短期穩市場、長期促轉型成為要點。
陳茂波出席一個電臺節目時,被問到首次置業人士的按揭成數比例是否可以放寬,陳茂波表示,正與香港金管局研究,相信稍後會有措施。
6月19日,中銀證券發佈房地産行業2023年5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點評。
5月的樓市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中指研究院等多個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5月,房地産市場並未延續“小陽春”行情,邊際效應繼續遞減,多數城市銷售面積環比下降,供需兩端表現較為低迷。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作為樓市調控的有力措施之一,房貸政策備受人們關注。
多家研究機構監測數據顯示,5月房地産市場活躍度進一步下行,多數城市銷售面積環比延續下降態勢,企業推盤量亦明顯下降,供需兩端表現低迷。
第23周重點15城新房成交環比上漲4.61%,上海漲勢領先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強調,積極借鑒國際規則和經驗,圍繞數據跨境流動、市場準入、反壟斷、數字人民幣、數據隱私保護等重大問題探索建立治理規則。近年來,數字人民幣試點紮實推進,有力促進社會消費回暖與潛力釋放。本期邀請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