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決策部署,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提升城市能級、優化城市佈局、完善城市功能,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全面推進我市城市更新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文旅部門13日在滬共同簽署《長三角文化和旅遊一體化高品質發展2023浦江宣言》,全面啟動新一輪長三角文旅一體化高品質發展重點任務。
遺文化展示方式……近年來,位於京杭大運河畔的棗莊市臺兒莊區聚力實施運河文旅融合戰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激發傳統文化傳播的內生動力。
從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今年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將以建設旅遊強省為目標,以“五帶”建設為重點,推進全域全季全業旅遊示範創建,構建旅遊業高品質發展新格局;以打造品牌、引客入冀為重點,持續擴大宣傳行銷,推動旅遊市場恢復振興,讓“這麼近、那麼美,週末到河北”成為休閒度假新時尚。
從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2月18日召開的2023年全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上獲悉,2022年,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行業恢復振興,著力推進公共服務、助企紓困、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推動文旅行業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多項文旅工作實現創新突破。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年底開放、三山五園文保示範區今年建成……北京市文物局發佈的年度文博領域重點任務顯示,北京大力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今年年內一批博物館、文化公園將“上新”。
從西青區獲悉,西青區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元寶島)一期項目近日正式開工。
從西青區獲悉,津西青(挂)2022—02號公園綠地于近日順利摘牌成交。
天津南站科技商務區建設規劃有何亮點?著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微中心”,西青區如何實現從發展中城鎮向現代化活力新城的全方位轉變?
從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今年,河北省將積極對接京津地區文化和旅遊資源、産品、産業和品牌,共同打造京津冀文化和旅遊發展協同體,努力推動形成京津冀文化旅遊資源共用、公共服務協同、平臺渠道共用、規範標準共管、精品線路共推的發展機制。
日前獲悉,今年西青區將重點聚焦4方面,加快建設現代化活力新城,展現西青新時代新活力。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近日發佈。《規劃》提出,到2025年大運河國家5A級旅遊景區將全面建成,並要推進大運河與環球主題公園實現水上連通。
在近日的西青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圖片展上,最吸引人眼光的便是“運河明珠”規劃藍圖。這幅壯觀、亮麗的“運河明珠”規劃藍圖,正是由出席西青黨代會的300多名黨代表共同拼成的。未來,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整體風貌,以突顯明清天津運河的古風古韻為總基調。
11月30日,財政部印發《支援浙江省探索創新打造財政推動共同富裕省域範例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進一步完善省以下轉移支付制度。推進浙江省明晰各類轉移支付功能定位,優化轉移支付體系和結構,更好發揮一般性轉移支付均衡區域間基本財力配置,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保障基本公共服務落實,專項轉移支付引導下級幹事創業的作用。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支援浙江省率先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機制。
到“十四五”末,全球消費資源集聚特徵明顯,消費升級新高地效應突出,中心城市引領帶動作用增強,形成在更大範圍內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準動態平衡。再經過3至5年努力,構建起強大消費實現功能,成為具備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國際消費目的地、全球消費資源聚集地、全國消費者嚮往地和展示國內大市場風範的亮麗名片。
記者從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打造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方案已于4月1日,經市委、市政府專題會議審議通過,本市將全力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
今年伊始,西青區已將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規劃建設寫入區政府工作報告,公園將分為3個板塊,分別是:元寶島板塊、歷史名鎮板塊和文化學鎮板塊。不遠的未來,國家級文化公園將全面落地西青,未來的西青區發展將不可限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近日印發《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要求各相關部門和沿線省份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19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相關部門編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十四五”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經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省部際聯席會議審議通過,于近日正式印發。
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正式發佈。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