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4月27日,江蘇省蘇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2023年第二批集中供地公告。
北京3月29日,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正式出讓,本次出讓的10宗宅地中,6宗地塊價格封頂進入搖號環節,2宗溢價,2宗底價成交,總成交金額144.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6宗價格觸頂地塊中,有5宗地塊在掛牌期即已封頂。
3月29日,杭州2023年第二批集中供地正式出讓。第二批集中供地熱度不減,10宗宅地中,有5宗地塊在掛牌期即已封頂。根據最終土拍結果,6宗地塊報價封頂,2宗溢價,2宗底價收官 。10宗地塊共攬金144.8億元,平均溢價率10.2%。
2月15日中消協發佈的《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同樣顯示:房屋品質問題、不符條件強行交房、樓盤爛尾消費者“房財”兩空等問題依然是商品房消費領域的“痼疾”。
12月9日,上海第四批集中供地收官,6宗地塊全部成交,成交總額為126.7824億元,出讓總面積為32.71萬平方米,平均溢價率3.69%。
12月8日,湖北省武漢市發佈了本年度第六批“兩集中”出讓公告,共推出各類用地17宗,土地總面積約136.83萬平方米,總建築規模約270.67萬平方米,起始價總額約234.65億元,項目將於12月27至30日集中拍賣。
11月29日,北京2022年第四批集中供地現場競拍如期舉行。本批次共出讓6宗住宅用地,其中朝陽區3宗,門頭溝1宗,石景山1宗,通州1宗,總建設用地面積約14.86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約31.93萬平方米。
11月10日,南京第四批集中出讓的4幅土地全部底價成交,總成交額66億元。綜合南京已完成的四批次涉宅用地集中出讓,今年以來南京共成交91幅宅地,總成交金額1259.35億元。
11月10日,上海發佈第四批集中供地公告,現場交易會將於12月9日開始舉行,涉及靜安區、寶山區、嘉定區、青浦區、臨港5個地區,出讓總面積為32.71萬平方米,起始總價122.27億元。
土地和房子的關係,就像麵粉和麵包一樣。可以説,地拿對了,地産項目就成功了一半。
土地和房子的關係,就像麵粉和麵包一樣。可以説,地拿對了,地産項目就成功了一半。隨著近日長春2022年第二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至此,全國22個重點城市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已全部完成,部分動作快的城市已經完成了第三次土地集中拍賣。在當前房地産市場深度調整的形勢下,房企對於拿地持什麼樣的態度?土拍市場有哪些新變化?呈現出哪些特點?筆者梳理近期的土地成交記錄發現,各地土拍市場持續分化,地方性中小房企開始躬身入局。
今年全國22個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總成交住宅用地(含綜合用地)444宗,土地成交面積2116.86萬平方米,土地出讓金總額5449.34億元,整體溢價率約為3.05%。
近日,據北京産權交易所預披露公告顯示,招商蛇口擬為上海招普置業有限公司實施企業增長,擬募集資金對應持股比例或股份數為30%,資訊披露起止日期為2022年10月9日至2022年11月3日。
一線城市的補倉拿地對於房企來説至關重要。在前年上海圍標事件和去年多次“陪跑”北京土拍的情況下,中海地産為了守住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開始“攻城略地”。
近日,一則“多個特大城市全面放開落戶”的消息衝上微網志熱搜,內容顯示,鄭州、廣州、大連等地出臺政策,全面放開落戶條件。
在北京第三輪集中供地中,時隔一年首次回歸的海淀,巧合的成為了朝陽空倉後的補位。並以總成交價150.93億元超越豐臺拔得頭籌。
9月21日,鄭州2022年第二批集中供地拉開帷幕,本次原計劃出讓17宗,因日前3宗終止出讓,供地數量減少至14宗地。
9月21日,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收官,本次供地原計劃出讓17宗地塊,但在正式開拍前有3宗地塊終止出讓,最終剩餘14宗地全部以底價成交,總成交面積為62.2萬平方米,總成交金額103億元。
9月21日,鄭州開啟2022年第二批集中供地,最終14宗地塊以總價103.24億元成交。
9月21日,鄭州開啟2022年第二批集中供地,最終14宗地塊以總價103.24億元成交。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