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業內人士表示,部分樓市的異常火爆,令房地産調控政策重新收緊,針對房地産領域的降低杠桿政策正在密集出現,不排除有更多的城市加入限購和限貸的行列。
個人房貸業務正成為各家銀行的“香餑餑”。央行前日發佈的8月份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上月人民幣貸款增長9487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增長5286億元,佔比55.72%,成為信貸增長主力。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央行數據顯示,8月全國人民幣貸款增加額達到9487億元,其中,住戶部門貸款成為主力,房貸依然火熱。
國家統計局13日發佈的1至8月房地産開發投資和銷售數據透露出一個訊息,房地産市場風險正在加劇。
國家統計局13日發佈的1至8月房地産開發投資和銷售數據透露出一個訊息,房地産市場風險正在加劇。
9月5日,北京石佛營,拿號者涌入朝陽不動産過戶大廳北門2號綠色通道窗口,向搶黃金一樣搶房産過戶號,有些購房者自帶座椅,有些購房者握著患有重大疾病醫院證明,空氣裏散發著醫院裏濃濃的碘酒味兒。“你們新來的,別磨嘰了,趕緊到後面排隊,能省一分鐘是一分鐘,這號源現在很緊張啊。”一個保安把搶號者推到房産綠色通道隊列裏,早秋的暖陽從稀疏葉枝透射下來,萬道金光落在焦慮的拿號者臉上。
截至8月31日晚,已有18家A股上市銀行的半年報發佈。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2016年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不含8月剛上市的江蘇銀行和貴陽銀行)上半年4.32萬億新增貸款中,46.2%源於個人住房按揭貸款(2萬億元)。
近日,一則關於“9月初上海將實行新的房地産調控政策”的傳聞橫空出世。受此傳聞影響,上海樓市連日來異常火爆。媒體記者注意到,上周(8月22日~8月28日)上海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為55.57萬平方米,環比上漲93.02%。
拍出高價地已經不是新聞。即使是融信110億拍下上海內環一塊住宅用地,刷新全國土地成交史上紀錄,業界關注更多的也不是地塊本身,而是融信背後的拿地邏輯和資金鏈。
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每年的9月30日和3月30日是住房信貸政策調整的窗口期。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多家銀行發現,就首套房貸款而言,八五折利率目前佔據主流地位,少數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低至八折優惠,但多有各種條件的限制;此外,八三折也在部分銀行佔據了一席之地,但也有銀行選擇“逆行”,將利率優惠由最低八三折調至最低八五折。
在信貸資産品質整體下行的背景下,房貸作為風險較低、相對可控的個貸産品成為銀行的“寵兒”。
隨著央行近兩年多次降息,房貸基準利率出現了明顯下降:5年以上房貸基準利率只有4.9%,再加上折扣優惠,實際執行利率可以達到非常低的水準。
高房價,對實體經濟的傷害究竟有多大?一連鎖食品店老闆介紹,租金已經佔到其毛利潤的一半左右。店舖老闆在抱怨為房東打工的同時,房東也在吐槽,雖然高價出租,但是店舖也是高價購入,回本慢。
“單月新增貸款全是房貸也不罕見。”長三角某城市商業銀行有關人士説,“一般銀行大額貸款都會選擇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投放,到四季度幾乎不會投放。這樣,當年的貸款成績比較好看,業績都反映在當年。”
在7月新增貸款、M2增速等重要金融數據令市場大跌眼鏡、感到困惑後,8月15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在官網以《央行有關負責人就7月份貨幣信貸數據答記者問》的方式,對當前信貸投放、貨幣供應量M1與M2增速“剪刀差”成因以及未來貨幣政策走向等,做出解釋並表明立場。
8月12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房地産市場總體呈現溫和“降溫”態勢,房地産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銷售額的同比增速均連續第三個月放緩。國家統計局稱,房地産市場整體高速發展的時期已經過去。但是,當天在萬科、恒大概念股帶領下地産股上演了漲停潮。
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4636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457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97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773億元。
昨天,國家統計局發佈7月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儘管部分指標增速有所放緩,但經濟仍運作在合理區間。此外,房地産高增長和普增普漲的階段已經結束,進入分化、調整、優化的階段。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