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新中國成立70年” 的搜索結果:

五部門介紹保障和改善民生情況:織密兜牢民生“網底”

教育支出成為我國一般公共預算的第一大支出,2018年教育經費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達14.6%。

70年變遷 住宅與城市共生長

70年,彈指一揮間,過往繁華與成就,盡在眼前。

住宅 城市 2019-09-27 09:20:58

五部門介紹保障和改善民生情況:織密兜牢民生“網底”

教育支出成為我國一般公共預算的第一大支出,2018年教育經費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達14.6%。

城鎮常住人口增至8.3億人

截至2018年,大約有9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城鎮常住人口增加至8.3億人。

城鎮 常住人口 2019-09-27 08:30:32

社保關鍵領域改革深化 民生紅利加速釋放

從空白起步到建成世界上最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社保制度加快建立並不斷完善,社保覆蓋面持續擴大。

70年 中國糧食年産量增長近5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糧食年産量增長近5倍,從1949年的2263.6億斤增加到2018年的13157.8億斤;年每人平均佔有量翻了一番多,從400多斤增加到900多斤,高於世界平均水準。

70年 糧食 年産量 2019-09-26 09:41:14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全國財政收入增長近3000倍

70年來,全國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62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3352億元,年均增長12.5%,增長了近3000倍。

社保關鍵領域改革深化 民生紅利加速釋放

從空白起步到建成世界上最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社保制度加快建立並不斷完善,社保覆蓋面持續擴大。

三龍灣:打造城産人文高品質融合發展示範區

九月的嶺南,秋高氣爽。在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魁奇路東延線靠陳村水道的末梢,一個廣佛極點的“任督二脈”正在加緊打通

三龍灣 佛山 展示 2019-09-26 07:27:46

70年 中國糧食年産量增長近5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糧食年産量增長近5倍,從1949年的2263.6億斤增加到2018年的13157.8億斤;年每人平均佔有量翻了一番多,從400多斤增加到900多斤,高於世界平均水準。

70年 糧食 年産量 2019-09-25 16:16:03

三龍灣:打造城産人文高品質融合發展示範區

九月的嶺南,秋高氣爽。在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魁奇路東延線靠陳村水道的末梢,一個廣佛極點的“任督二脈”正在加緊打通

三龍灣 佛山 展示 2019-09-25 11:52:52

“網際網路+”創造美好生活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網路、資訊等技術加速向産業滲透,平臺經濟、共用經濟蓬勃發展,線上線下快速融合,網際網路以不可阻擋之勢,與各領域、各行業迅速融合。

70年 中國糧食年産量增長近5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糧食年産量增長近5倍,從1949年的2263.6億斤增加到2018年的13157.8億斤;年每人平均佔有量翻了一番多,從400多斤增加到900多斤,高於世界平均水準。

70年 糧食 年産量 2019-09-25 09:40:15

大建設,構建城市立體交通網

從首條地鐵線路軌道交通1號線拉開建設帷幕,到2號線正式開通運營,合肥軌道交通從無到有,並邁入“十字換乘”時代;

交通網 2019-09-25 08:53:17

廣東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品質發展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百廢待興,到如今的高樓林立、綠道交織、村村規劃整齊……新中國成立後,廣東城鄉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城鄉面貌發生巨變。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全國財政收入增長近3000倍

70年來,全國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62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3352億元,年均增長12.5%,增長了近3000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全國財政收入增長近3000倍

70年來,全國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62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3352億元,年均增長12.5%,增長了近3000倍。

70年住房變遷:從“蝸居”到“宜居”

到了2018年,我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已達到39平方米。

住房變遷 蝸居 宜居 2019-09-24 14:57:17

70年住房變遷:從“蝸居”到“宜居”

到了2018年,我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已達到39平方米。

住房變遷 蝸居 宜居 2019-09-24 10:10:41

70年住房變遷:從“蝸居”到“宜居”

到了2018年,我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已達到39平方米。

住房變遷 蝸居 宜居 2019-09-24 10:10:33
網站無障礙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