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11月2日,昆明市宣佈廢止2017年、2018年出臺的相關房地産政策,意味著又一特大城市取消商品房限售限購政策。今年9月以來,國內已有10多個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優化商品房限購。
截至2023年10月,安心還已累計幫助410組家庭省心減壓安家,累計幫助用戶節省80萬元。
德佑源通中心店位於廈門市思明區,創始人莊惠川從事房産仲介行業17年。
在房屋買賣中,購房人“跳單”完成交易被仲介公司要求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並不少見,司法實踐中也有大量仲介公司勝訴的案例。不過在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人民法院日前審理的一起案件中,購房人同樣是繞過原仲介完成交易,但法院卻駁回了仲介公司的訴訟請求。賣房人是否“跳單”,違約如何認定,通過仲介買房是否擁有“選擇權”?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10月17日,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貸款套數認定標準,成為全國首個實行公積金“認房不認貸”的一線城市。新標準規定,無房、在全國無公積金貸款或首次公積金貸款已結清的,可以認定為首套住房;在上海已有一套房、符合改善型認定條件,在全國無公積金貸款或首次公積金貸款已結清的,認定為第二套改善型住房。
9月26日,北京鏈家宣佈將房産經紀服務費由房屋成交總價的2.7%統一下調至2%,且買賣雙方各承擔1%。北京鏈家落地降費率並買賣共擔後,市場其餘仲介公司一直沒有公開表態。
9月以來,全國已有超過66個省、市、縣出臺房地産調整優化政策,出臺政策頻次加快,從降首付、降利率、落地“認房不認貸”,到部分鬆綁或解除限購,市場反應到底如何呢?
樓市交易有“金九銀十”的説法,今年黃金周假期前一個月,多個城市利好政策陸續落地,為假日的樓市交易添了一把火。在廣東深圳,“雙節”假期,各大開發商為搶客戶,開啟了“內卷”模式——打折、一口價、送家電等花式行銷紛紛上演,多數新盤均可在備案價基礎上享受8.6折到9.5折的折扣。
近日,武漢取消二環線以內住房限購政策, 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
9月19日,武漢取消二環線以內住房限購政策, 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
9月19日,武漢取消二環線以內住房限購政策, 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
近期,各地房地産調控政策密集出臺。從明確首套房“認房不認貸”政策,到發佈降低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優化住房信貸政策,再到多個城市取消限購限售,樓市迎來多方位刺激政策,釋放出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信號。
本輪樓市調控中表現頗為積極的一線城市廣州,再次領銜推出了新的利好新政。
近期多地房地産政策優化調整。除了濟南、青島等地昨天(11日)相繼調整購房政策外,蘇州也做出調整,表示對於購買12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不再審核購房資格。至此,9月份以來,已有30多個城市優化調整房地産政策或者宣佈落地實施“認房不認貸”。
公民個人資訊收集,必須合法、正當、必要、規範。嚴懲房産仲介洩露公民資訊黑手,不能僅靠“一陣風”運動式執法,而要對房産仲介動真格,應讓非法倒賣個人資訊者付出沉重代價,推動形成各方參與保護資訊的良好社會氛圍。
公民個人資訊收集,必須合法、正當、必要、規範。嚴懲房産仲介洩露公民資訊黑手,不能僅靠“一陣風”運動式執法,而要對房産仲介動真格,應讓非法倒賣個人資訊者付出沉重代價,推動形成各方參與保護資訊的良好社會氛圍。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決定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此次調整優化的重點是:統一全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不再區分實施“限購”城市和不實施“限購”城市,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統一為不低於20%和30%。
近期所有政策發力,促進樓市企穩回暖。對此,專家認為,“政策扶持改善需求的目的明顯。”支援改善型需求,推動“賣一買一”,能帶動首套房購置的剛需,從而讓商品房迴圈鏈條加速。
“售樓處排起長隊、深夜不打烊”“單日勁銷X千萬、1個億”“一天賣出了一個月的量”……在四大一線城市全部宣佈執行“認房不認貸”後的首個週末,地産圈的從業者的忙碌和興奮,從線下樓盤案場和小區的帶看,蔓延到線上的朋友圈和媒體報道裏。
8月30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官網發佈公告,宣佈2023年8月18日0:00後簽訂個人住房貸款合同的,按“認房不認貸”政策執行。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