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從嚴監管,防止資金過量流入房貸等虛擬經濟,必然倒逼銀行到實體經濟中尋找“新的奶酪”。當然,收緊房貸只是引導資金“脫虛入實”的一部分,還應降低其他金融高杠桿以及改善實體經濟盈利環境
央行“加息”了。春節前後,央行三次提升MLF、SLF利率,看著升幅不大,但節前都發出信號,這是近幾年從未有過的嚴厲舉措。
從近期各地出現的房貸政策來看,2017年房貸整體收緊並提高房貸利率,應是大概率事件。這次房貸收緊所透露的信號,與去年房貸“高燒”時期完全不同。
改革開放以來,金融和房地産業對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這兩個領域“脫實向虛”傾向也比較突出,不少金融問題的要害恰恰就在一個“脫”字上。
房地産向何處去,確實是經濟與民生領域的一件大事。所以,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産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要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援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
從萬科到萬達,中國兩個標誌性的房地産企業,經歷了不同的起承轉合,最終卻可能在轉型使命上殊途同歸。王石為什麼能笑到最後?答案也許就在王健林那裏。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穩健、防風險,成為關鍵詞。會議首次明確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定位,筆者認為,房地産市場的結構性調控肯定會加碼。
2017即將到來,金融監管改革如何演進,資本市場怎樣發展,險資又將面臨怎樣的命運,在媒體主辦的這場論壇上,一行三會以及業界人士透露了不少線索。
根據12月19日到20舉行的中共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會議, 2017年上海突出公平、普惠、可持續,重點推進養老服務、就業和社會保障、住房保障和舊區改造等工作,繼續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幕,為來年經濟工作定下主基調、總方略,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是對實體經濟的力挺、對金融風險的警示。
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地産中國網主辦的“第八屆地産中國論壇暨2016中國房地産年度紅榜頒獎典禮”,2016年12月6日下午1點30分,將於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號樓正式開幕,本次論壇以“融變地産”為主題。
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地産中國網主辦的“第八屆地産中國論壇暨2016中國房地産年度紅榜頒獎典禮”,2016年12月6日下午1點30分,將於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號樓正式開幕,本次論壇以“融變地産”為主題。
本輪熱點樓市調控升級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嚴格執行限貸政策,防範各類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産市場,這很有可能會是“一石二鳥”的政策舉措,既阻止了熱點樓市泡沫風險繼續集聚,又有助於驅動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推進創業創新和轉型升級。
本次創新形式的適老化産品展示交流活動為期兩天,是繼去年10月份“老年住區百城(企業)聯動倡議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發起以來,百城聯動組委會向業內展示的又一組新動作。
G20峰會上大佬們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要在財政政策上更加積極發力,這是公開説出來的話,沒有公開回應公眾的是貨幣政策下一步會是一種什麼走向,是更加寬鬆或者從緊,或者維繫穩健,但是對比來看,顯然,大佬們對繼續在貨幣上注水是不感興趣的,因為邊際效應的確在下降,但是,沒有人公開説這句話,正所謂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從以往出現過熱階段的樓市表現來看,每當市場過熱時,全國性的調控政策勢必會出臺,為樓市降溫。更為關鍵的是,當前實體經濟收益下降明顯,使得資金“脫實向虛”進入投機領域,形成惡性迴圈,致使實體經濟收益進一步下降,影響中國經濟的良性發展。因此,下半年房地産市場面臨調控幾乎已成事實。
錢,都到哪去了?省經濟資訊中心昨日發佈報告稱:金融資本脫離實體經濟問題日益嚴峻,大量金融資源進入到房市、股市、債市等虛擬經濟中。
積極對接養老的網際網路行業,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後,漸漸找到了與養老適配的方式方法,日前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跟隨市人大及多方採訪後發現,近段時間,以可穿戴設備為核心、以大數據和網際網路為支撐的養老新産品、新項目頻繁落地,網際網路技術在養老事業和産業的發展過程中體現出的作用愈發明顯。但也有專家指出,目前國內養老産業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兩者間全面的融合還不宜操之過急。
最近,萬達商業打算從香港聯交所退市的消息廣受關注。一般而言,企業的上市或退市,都是基於自身發展規劃而做出的主動選擇。但這一次,萬達只在港交所短短掛牌了15個月就打算匆匆離開,上市平臺港交所本身暴露的種種問題,也成為爭議的焦點之一。
預計2016年中國投資仍將保持10%左右的穩定增長;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