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北京有望于本月底出臺的《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中,備受爭議的“以房養老”可能不被提及,而是提出“以房助老”的概念。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房助老”是除基本養老金之外養老方式的多一種選擇。它不要求老人一定要擁有獨立産權的房屋,其主要模式也不須抵讓房屋的産權,可以通過置換住房(或閒置房屋)的居住使用權,獲得更豐富、優質的養老資源。
北京有望于本月底出臺的《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中,備受爭議的“以房養老”可能不被提及,而是提出“以房助老”的概念。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房助老”是除基本養老金之外養老方式的多一種選擇。它不要求老人一定要擁有獨立産權的房屋,其主要模式也不須抵讓房屋的産權,可以通過置換住房(或閒置房屋)的居住使用權,獲得更豐富、優質的養老資源。
隨著“老齡化社會”漸趨成形,國內養老服務業已經明顯滯後,但社會資本的進入或將逐步緩解這一矛盾。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境外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專家認為,未來幾年,養老服務業所涉及的醫療、地産、服務甚至金融支援等政策將陸續出臺,養老産業尤其是“以房養老”等業務有望開啟新的成長窗口。
根據公開報道,從2003年我國就陸續有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提出“以房養老”的概念,但時至今日,中國“以房養老”的模式幾乎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業內人士希望,這次國務院層面的意見出臺能從頂層設計上真正推動“以房養老”的進展。
根據公開報道,從2003年我國就陸續有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提出“以房養老”的概念,但時至今日,中國“以房養老”的模式幾乎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業內人士希望,這次國務院層面的意見出臺能從頂層設計上真正推動“以房養老”的進展。
隨著“老齡化社會”漸趨成形,國內養老服務業已經明顯滯後,但社會資本的進入或將逐步緩解這一矛盾。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境外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
隨著“老齡化社會”漸趨成形,國內養老服務業已經明顯滯後,但社會資本的進入或將逐步緩解這一矛盾。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境外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
進入7月,與天氣一樣,北京房地産市場熱度持續攀升。“日光碟”不斷涌現,價格不斷上漲。
新一屆政府還面臨著一個全新問題,即房地産市場正在加速分化,一二線城市樓市價格快速上漲的同時,三四線的“空城”、“鬼城”亦逐漸增多。
由財經網和克而瑞昨日聯合發佈“地産經理人信心指數”(RMI)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房地産企業對市場的信心正處於2010年以來的最高點。其中,超過半數的企業醞釀在第三季度提價。多數專家表示,房地産調控政策需要進行重新評估。
目前,養老地産市場上基本形成了“房企係”、“保險係”和“央企係”三足鼎立的局面。據不完全統計,三類企業在養老地産上的投資額已逾千億。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國內養老服務産業的規模也迅速擴大,到2015年有望增加至4500億元。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國內養老服務産業的規模也迅速擴大,到2015年有望增加至4500億元。面對如此大的一塊蛋糕,萬科、保利地産、遠洋地産等20余家房企,中國人壽、平安保險、中國太保等保險巨頭,以及中國石化和中國水電等央企紛紛投身養老地産。有關部門也在制訂國家養老産業2013~2020年規劃,《關於進一步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也正在提請國務院審議發佈。一時間,養老地産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