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2022年南京常住人口保持增長態勢,年末全市常住人口達949.1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7萬人。
3月21日,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佈《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豐富的數據記錄了過去一年首都各項事業取得的新進展。統計公報顯示,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9萬元,保持各省區市領先水準。
3月21日,北京市統計局發佈《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經濟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1610.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7%。
1-2月份,全省經濟運作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北京:1-2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14.9億元。
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067億元,同比增長3.5%。
2月28日電 國家統計局網站28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月1日,據武漢統計微信公眾號1日消息,根據湖北省市州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初步核算,2022年武漢市地區生産總值(GDP)18866.4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0%。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475.79億元,增長3.2%;第二産業增加值6716.65億元,增長7.3%;第三産業增加值11673.99億元,增長2.3%。
1月19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佈2022年北京主要經濟數據。
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後,中國經濟總量在2022年再上新臺階。
疫情繼續影響消費市場,2022年1-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止增轉降,同比下降0.2%,其中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4月,商品零售同比降幅擴大至9.7%,餐飲收入同比降幅擴大至22.7%。非生活必需品及餐飲銷售下降較多,限上單位商品零售中,汽車、化粧品、金銀珠寶等品類降幅均超20%,而糧油食品、中西藥品、飲料等基礎生活供應品零售額同比繼續增長。部分消費轉向線上,電商、網上零售保持增長,2022年1-4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2%,增速較1-3月下降3.6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提升至23.8%。
4月23日晚間,廣東省統計局公佈了廣東一季度經濟運作數據。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地區生産總值為28498.79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976.15億元,增長6.7%;第二産業增加值10920.95億元,增長4.8%;第三産業增加值16601.69億元,增長2.1%。
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426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67305億元,增長7.0%。扣除價格因素,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實際增長4.9%。
2021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867.7億元,同比增長8.4%,兩年平均下降0.7%。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網上零售額為5392.7億元,同比增長19.0%,兩年平均增長24.5%。
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082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兩年平均增速為3.9%。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97037億元,增長12.9%。扣除價格因素,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實際增長10.7%。
1-11月,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8%。其中,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0.1%,衣著價格基本持平,居住價格同比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同比上漲1.8%。
1-11月,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同比下降0.6%,比1-10月降幅收窄2.5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比2019年同期增長8.5%,兩年平均增長4.2%。其中,房地産開發項目投資同比下降16.4%,非房地産開發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2.4%。
從全球首個永久保留的冬奧會滑雪大跳臺到啟動空載試運作的地鐵冬奧支線,從古色古香的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開街到北京冬奧公園開園,從首鋼3號高爐變身全球首發平臺到北京人記憶裏的首鋼廠東門復建……長安街西邊,鐫刻在幾代人記憶裏的工業奇跡已成為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
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043億元,同比增長3.9%;比2019年11月份增長9.0%,兩年平均增速為4.4%。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7266億元,增長5.4%。扣除價格因素,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實際增長0.5%。從環比看,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0.22%。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