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牛年尾聲,虎年將至,承受著空前壓力的房企,亦不得不開啟來年的佈局!“在年度會議上,我們老闆説,全國只有20多個城市值得投資!”一位就職于TOP30房企的人士表示,未來公司的主要資源,只會集中在公司高層選中的這些城市,其他地域短期內將不再關注。
中國樓市或許寒冬將盡。
2月7日,據中指研究院分析稱,2022年1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837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62.6%。TOP100門檻值為3億元,較2021年1月下降3億元,TOP100企業招拍挂權益拿地總額佔全國300城土地出讓金的比例為66.7%。
“掛牌兩個月一直無人問津的二手房,年前突然有了許多看房的邀約”,計劃出售自家位於北京市昌平區一套住房的牛先生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最近可以明顯感受到市場活躍度提高了。
機構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100個城市賣地金額為4.79萬億元,前100企業拿地總額2.54萬億元,同比雙雙下降。
這場持續一年的住宅用地供應“批發”,22城累計成交住宅用地2064宗,成交規劃建築面積約2.44億平方米,累計完成出讓金超2萬億元。
隨著北京、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落幕,除了將在2022年1月進行第三次土拍的寧波,2021年首次實行的重點城市集中供地畫上句號。
1月4日,克而瑞地産研究中心發佈的一則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全國300城土地市場成交建築面積20.5億平方米,較2020年同期下降了22%。與土地成交規模變動走勢一致,成交金額較2020年同期也明顯收縮,全國土地總成交金額62494億元,比2020同期下降了10%。
1月4日,克而瑞地産研究中心發佈的一則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全國300城土地市場成交建築面積20.5億平方米,較2020年同期下降了22%。與土地成交規模變動走勢一致,成交金額較2020年同期也明顯收縮,全國土地總成交金額62494億元,比2020同期下降了10%。
濱江集團(002244.SZ)董事長戚金興在12月28日表示,2021年濱江集團銷售額預計達成1660億元,現在已完成1200億元的年銷售目標,較2020年增加近300億元。
戰略升級,金科和成渝一同成長
12月27日,北京和鄭州迎來第三批次集中供地的“收官之戰”。至此,今年22個城市均已實施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整體上看,近期土地市場出現回暖跡象,雖然底價成交佔比較多,溢價率指標繼續在低位徘徊,但土地流拍現象已較前期有所改善,市場出現趨穩勢頭。
即將過去的2021年,中國房地産市場在特殊背景下經歷了大起大落。回顧全年,無論是銷售市場還是土地市場,均呈現明顯的前高後低走勢,市場表現及行業信心一度跌至冰點,房企信用危機爆發進入至暗時刻。
“我聽見風來自地鐵和人海,我排著隊,拿著搖號牌。”這句歌詞成為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下參加搖號房企的寫照。
11月19日,北京掛牌13宗第三批集中供地地塊,包括12宗住宅地塊以及1宗商用地塊,總建築規模113萬平,總起始價約340億元。從已結束的上海、廣州、深圳三個一線城市年終土拍結果來看,“國家隊”兜底或仍為主基調。
12月2日,距離全年結束還有一個月,中指研究院率先發佈了《中國房地産市場2021總結 & 2022展望》報告。從目前來看,隨著調控政策的持續顯效,下半年市場情緒明顯回落,購房者置業情緒偏弱,房企投資意願和動力亦顯不足。受此影響,50個代表企業平均業績完成率僅為83%,以往可以達到90%。
12月3日,上海第三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27宗地塊共計收金約470億,無一宗地塊流拍。至此,2021年上海土拍收官,全年土拍攬金逾1700億元。
2021年1-10月中國房地産企業新增土地貨值TOP100顯示,有18家房企的新增土地貨值超過千億元。
22城第二批集中供地即將落下帷幕,相比于首批供地,土地市場呈現出陣陣寒意。
目前,除了鄭州和寧波,20個熱點城市均完成了第二批集中供地。從第二批集中供地來看,土地市場降溫明顯,包括北京、上海等熱點城市,在第二批集中土拍中均出現了撤牌、流拍的現象。據中指研究院統計,第二批集中土拍流拍加撤牌率高達31.8%。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