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今年前5個月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下滑逾五成
5月29日,《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整行動方案》公佈,《行動方案》共包括八個方面、50條政策措施。在房地産領域,《行動方案》提出,完善房地産政策,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及時啟動新一批次市場化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上市供應;允許受讓人申請延期繳付或分期繳付土地出讓價款等。
首開集團堅持立足北京、輻射全國的區域戰略,已經形成了京津冀區域、長三角、粵港澳、海西、長江中游、成渝六大重點城市戰略佈局。公司資産總額超過3000億元,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
2021年藍光發展銷售業績“腰斬”,營業利潤、凈利潤、歸母凈利潤等核心經營指標虧損幅度擴大,財務狀況持續惡化。
近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2022年1-4月全國房地産企業拿地TOP100排行榜》。報告指出,2022年1-4月全國房地産企業拿地累計總額同比下降55.9% 。
三四月份是各個城市第一輪集中供地推出的時間,相比之下,受市場融資環境以及土地供應等綜合因素影響,今年以來百強房企的投資壓力不減,拿地規模萎縮明顯。據機構數據顯示,1-4月份,百強房企拿地總額3626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55.9%,有超過三成TOP50房企未拿地。
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場有所恢復,但還局限于優質地塊及核心城市,距離整體恢復還需要時間,基於政策面風向的轉變,預期下半年恢復態勢有望持續。
4月25日,杭州首輪集中供地正式開拍,本輪集中供地共計60宗地塊,總規劃建面580.7萬平方米,總起始金額797.9億元。60宗涉宅地塊,除了1宗臨平新城宅地流搖外,其餘59宗全部成交,總成交金額826.8億元,平均溢價率3.6%。
4月22日,南京市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結果出爐。此次南京網上交易共計20幅地塊,其中14幅地塊成交,6幅地塊流拍,最終總成交金額為191.75億元。
4月20日,江蘇南通今年首批集中供地收官,共有8宗地塊成交,其中2宗地塊溢價成交,6宗地塊底價成交;還有1宗地塊因無人報價流拍,成交總額合計58.4億元。
4月18日,建發股份發佈2021年年度報告。
近日,諸葛找房發佈《2022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産市場總結與展望》報告。報告指出,房地産市場政策暖風頻吹,多城邁入鬆綁期 ;土地市場低位運作,首輪集中土拍熱度未起 ;新房市場復蘇之路漫漫,成交繼續探底 ;二手房市場局部修復,熱點城市二手房恢復速度領先新房。
2022年3月,受疫情、行業信心不足等影響,中國房地産市場整體表現持續低迷,銷售業績表現不盡人意。
這次玄武區的大規模“聚集”,南京樂見其成!
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説,房地産行業進入“黑鐵時代”。過去一年,房企銷售下滑,融資收緊,債務風險頻發。在行業寒冬之下,不少房企紛紛躺平,土地市場暫停拿地,債務市場延期兌付。即使如此,仍有企業積極尋求發展。
2021年,中國房地産市場經歷了一個“前高後低”的發展波動。我們通過調研發現,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為代表的四大一線城市,由於經濟實力強、工作機會多、城市配套設施完善、醫療教育資源豐厚,對人才購房定居的吸引力強,因此剛需市場長期存在,市場扛風險能力較強。具體來看,其發展顯現出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為代表的四大一線城市,由於經濟實力強、工作機會多、城市配套設施完善、醫療教育資源豐厚,對人才購房定居的吸引力強,因此剛需市場長期存在,市場扛風險能力較強。
近期,上市房企密集發佈2022年1月份銷售數據。房企業績普遍表現不佳,百強房企銷售金額同比下滑超過40%。房企之間分化進一步加大,不少頭部房企銷售較為可觀,中小房企則下滑較為嚴重。
近期,上市房企密集發佈2022年1月份銷售數據。房企業績普遍表現不佳,百強房企銷售金額同比下滑超過40%。房企之間分化進一步加大,不少頭部房企銷售較為可觀,中小房企則下滑較為嚴重。
中國樓市或許寒冬將盡。“掛牌兩個月一直無人問津的二手房,年前突然有了許多看房的邀約”,計劃出售自家位於北京市昌平區一套住房的牛先生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最近可以明顯感受到市場活躍度提高了。這得益於相關政策的支援。去年12月的全面降準之後,2022年開年又現降息,偏緊房地産金融環境有所鬆動。加之,越來越多城市出臺購房補貼、公積金放鬆、降低落戶門檻等支援性政策,房地産“政策底”似乎已經出現。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