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房地産不斷發展壯大,2000年以來房地産開發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比重一直在15%以上。《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7次報告(主題報告)》顯示,2018年房地産對宏觀經濟增長的正向拉動效應出現拐點。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房地産不斷發展壯大,2000年以來房地産開發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比重一直在15%以上。《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7次報告(主題報告)》顯示,2018年房地産對宏觀經濟增長的正向拉動效應出現拐點。
分析人士指出,社融增量回暖的同時難改存量下滑趨勢,新增信貸較上月翻番但主要貢獻仍來自票據融資,M2同比增速停留在8%的低位,M1則跌出4年來新低。
非現金支付業務量平穩增長,移動支付業務量繼續較快增長。2017年,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1608.78億筆, 金額3759.9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59%和1.97%。
7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在過去的一週,有人總是揣測,這是不是又將成為推高房價的一次契機呢?然而,從貨幣政策微調的初衷來看,其瞄準的是小微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等,與房地産確實沒有直接關係。然而,房地産已經滲透進了宏觀經濟的方方面面,簡單的説某項政策與房地産無關顯然是不客觀的。
7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在過去的一週,有人總是揣測,這是不是又將成為推高房價的一次契機呢?
上半年消費支出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六成,讓很多人驚呼消費升級爆發的巨大能量。儘管消費者對自己的消費支出變化並沒有明顯的感知,但商業經營者早已切身感受到這一浪潮帶來的變化:多元、品質、體驗和享受越來越成為經營者在業態佈局考量中的關鍵詞,傳統零售理念不轉變即出局。
近日,央行北京營管部發佈的一系列數據,各項金融指標回暖,經濟顯出穩中向好信號,“扶實抑虛”政策導向效果明顯。
央行北京營管部數據顯示,7月個人購房貸款佔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額26.6%,較2016年末下降13.7%
央行北京營管部數據顯示,7月個人購房貸款佔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額26.6%,較2016年末下降13.7%
在8月17日公佈的《2017年7月北京市信貸貨幣運作情況》中,個人住房貸款同比增幅繼續回落,較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16.1%,較中型企業增速高8.3個百分點。
1月份的房地産按揭貸款是2016年積攢需求的集中釋放,2月份按揭貸款基本恢復正常。兩會期間高層頻繁提及房地産市場,市場對於新一輪房地産調控的預期逐漸升溫,短期內市場將會逐漸轉為觀望。
1月份的房地産按揭貸款是2016年積攢需求的集中釋放,2月份按揭貸款基本恢復正常。兩會期間高層頻繁提及房地産市場,市場對於新一輪房地産調控的預期逐漸升溫,短期內市場將會逐漸轉為觀望。
昨天,央行發佈2月份的金融運作數據。數據顯示,各項金融指標的增量在2月全線放緩。
1月份的房地産按揭貸款是2016年積攢需求的集中釋放,2月份按揭貸款基本恢復正常。兩會期間高層頻繁提及房地産市場,市場對於新一輪房地産調控的預期逐漸升溫,短期內市場將會逐漸轉為觀望。
1月份的房地産按揭貸款是2016年積攢需求的集中釋放,2月份按揭貸款基本恢復正常。兩會期間高層頻繁提及房地産市場,市場對於新一輪房地産調控的預期逐漸升溫,短期內市場將會逐漸轉為觀望。
1月份的房地産按揭貸款是2016年積攢需求的集中釋放,2月份按揭貸款基本恢復正常。兩會期間高層頻繁提及房地産市場,市場對於新一輪房地産調控的預期逐漸升溫,短期內市場將會逐漸轉為觀望。
從華盛頓到北京,全球進入了“人民幣入籃”時間。十二個小時內,跨越十三個時區的三場發佈會可以被看作為中國與IMF在這一重大全球性金融事件上的對話。而雙方並未止步于凸顯這一里程碑事件的價值。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也在國新辦發佈會上直言,儘管上半年GDP增長7%出乎有些機構的預料,但實際上也在各方預測的中位數附近,應該説是一個不錯的增長速度。
“5月份M2增速反彈,新增信貸實現9008億元,同業拆借利率大幅下滑,這些超預期的金融指標説明前期貨幣政策正在發酵,預計在三季度數據中將有更積極變化。”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交易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業界對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仍有預期,但央行[微網志]在不到7個月的時間裏已經連續3次降息兩次降準,這些措施有滯後效應,央行何時再降息降準需要進一步觀察。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