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今年以來,中國主要城市土地市場趨冷,成交規模有所下滑,不過近期多個核心城市土拍(土地使用權拍賣)出現升溫跡象。
5月25日晚間,泰禾集團發佈重大執行案件公告。
4月末,長三角地區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60.8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與上月末持平。人民幣貸款餘額59.65萬億元,同比增長14.8%,增速與上月末持平;外幣貸款餘額1673億美元,同比下降17.2%,增速與上月末持平。
5月24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2023年第二批次擬出讓居住用地項目清單。清單包括10宗涉宅地塊,用地面積總計24.34公頃,建築面積共計104.85萬平方米,計劃將於5月25日至8月25日期間發佈出讓公告。
5月24日,北京市平谷區掛牌一宗預申請住宅用地,交易起始價4.9億元。該宗地預申請受理時間自2023年5月24日起至2023年6月13日下午17:00。
5月25日,安徽省合肥市迎來今年的第三批次居住用地集中供應。此次合肥共掛牌4宗宅地,包河區、蜀山區、瑤海區、廬陽區各1宗,總用地面積357.3畝,總建築面積約47.6萬平方米,總起價48.7億元。最終3宗封頂進入競品質階段,1宗溢價成交,總成交價約55.6億元。
5月24日,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發佈關於徵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社會公眾意見的公告,徵求意見建議時間為5月24日至6月22日。《規劃》由自然資源部指導四川省和重慶市共同組織編制。規劃面積18.5萬平方公里,2022年地區內常住人口約9700萬人,GDP約7.7萬億元。
據國家發改委微信公眾號消息,國家發改委24日發佈聲明稱,近期,一些自稱為“國家補短板強弱項領導小組”等不明組織和個人,假借縣城建設等名義發佈不實資訊,甚至組織線上會議宣揚相關行騙言論,如“能夠幫助每個市縣獲得10—100億元政府補貼資金”“作為特例列入補短板強弱項名單並解決資金短缺”等,干擾了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工作秩序。
根據《規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以“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構建“一區四屏,一軸五帶”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佈局,完善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彰顯巴蜀自然文化空間魅力,促進毗鄰地區融合發展。《規劃》還提出了階段性目標。其中,到2025年,國土空間底線得到嚴格管控,區域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相互協調、優勢互補的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格局初步形成,為全面實現“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打下堅實基礎。
5月24日,據深交所,“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項目狀態更新為通過。
3月29日,15.01億元成功摘得椒江一江兩岸板塊優質地塊。
5月23日,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由長江沿岸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管理、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新建滬渝蓉高速鐵路武(漢)宜(昌)段宜昌北站站房首樁于日前開鑽,這標誌著宜昌北站正式全面開建。
5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發佈鄭重聲明。
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截至5月23日,22城2023年涉宅用地合計推出343宗,較去年同期減少210宗,規劃建面3065.5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44.2%;成交267宗,較去年同期減少115宗,規劃建面2380.1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33.4%,成交樓面價14700元/㎡,較去年同期上漲23.4%,平均溢價率8.2%,較去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土地出讓金3498.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7.8%。
四大産業聚集新城,南京買房大利好
5月24日,自2018年以來,北京市建立了向民間資本推介重點領域項目的長效機制,已分九批推介了近830個項目、總投資超1.1萬億元。今年第一批公開推介項目共計149個,總投資1308億元。這是筆者今天從北京市發改委了解到的。
5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24日介紹,為切實補齊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短板,2023年廣西計劃完成農村公路投資155億元(人民幣,下同),新改建農村公路超6300公里,新增超8000個自然村(屯)通硬化路。
5月25日早間,大連萬達集團在官網發佈聲明稱,網傳“160億銷售20個萬達廣場”為不實消息。
5月23日,央行發佈2023年4月份金融市場運作情況。
5月23日,杭州2023年第四批次土拍順利收官,共推出9宗地塊,起始總價126.17億元,總出讓面積46.36萬㎡。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