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發佈樓市新政:商品住房用地採取“雙控”方式供應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1-04-23 10:14:22

4月22日,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此次調控主要涉及調整用地出讓方式、加強房價備案管理、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強土地市場調控、調整住房貸款政策等10個方面。

全文如下:

市委辦公室 市政府辦公室

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各縣(市、區)委、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保持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做到精準調控、長效管理,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實行覆蓋全市域的地價房價精準化“雙控”制度

1. 調整用地出讓方式。總結市區2020年以來實行“雙控”的成功做法,全市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均採取“控房價、控地價”方式供應, 嚴格控制土地溢價率。對居住與商業、辦公等混合類用地,可採取“控房價、競地價”方式。

2. 加強房價備案管理。全面實行商品住房最高備案價及片區指導價制度,抓緊完善以成本為基礎的價格備案指導工作細則,具體由各縣(市、區)制定並報市城市住房與房地産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市領導小組”)審核後執行。2021年1月1日後取得銷售許可的項目統一按照調整後的備案規則重新測算核定。

二、建立覆蓋全市域的科學監控體系

3. 建立市場監測平臺。構建全市房地産市場監測一體化平臺,以住宅用地價格、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二手住宅價格、住宅租賃價格為核心指標,綜合土地、信貸、住房供應等指標,對房地産市場運作情況實施日常監測。建立房地産市場月度分析、季度評價、年度考核以及部門資訊共用機制,為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供科學支撐。

4. 加強住房金融監管。加強個人住房貸款規模管理,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強化對借款人還款能力的審查;嚴肅查處經營貸、消費貸、抵押貸流入房地産市場行為;加強住房用地購地資金來源審查,嚴禁房地産企業使用非自有資金購地,嚴控購地加杠桿行為。

三、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保障體系

5.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進一步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努力滿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和新市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大力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和城市破舊片區更新,著力改善困難群體和原住戶居住條件;擴大人才公寓建設規模,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滿足多層次的居住需求。

四、加強對房地産市場預期的合理引導

6. 加強土地市場調控。強化房地聯動,根據房地産市場運作情況,把握好土地供應的總量、結構和時序。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力度,實行相對集中公告和出讓,對確定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用地進行“計劃單列、快速審批”,做到應保盡保。及時公佈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和存量住宅用地資訊,穩定市場預期。

7. 調整住房貸款政策。進一步發揮住房公積金的政策引導作用,按照“保一限二禁三”的原則對現有貸款額度進行調整,引導合理住房消費,抑制投資投機購房。

8. 強化正面輿論引導。建立健全常態化資訊發佈機制,加強市場形勢和調控政策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有效引導市場預期。堅持正面引導輿論,客觀報道房地産市場形勢,引導理性消費,杜絕炒作以及虛假、片面資訊誤導消費預期,對發佈虛假資訊、造謠滋事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五、全面壓實屬地主體責任

9. 強化屬地主體責任。各縣(市)、通州區、海門區要編制本地區“一城一策”工作方案,並報市政府備案。建立房地産調控考核問責機制,把“房價指數調控目標”納入縣(市、區)高品質發展考核體系,考核結果作為對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綜合評價考核的重要依據。對房地産市場調控工作不力、土地和商品住房價格波動大、未能實現目標任務的縣(市、區),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問責。

10. 加大督促檢查力度。成立房地産調控工作督察組,加大對各級各部門貫徹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力度,對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本通知自發佈之日起施行。

  中共南通市委辦公室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4月20日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南通發佈樓市新政:商品住房用地採取“雙控”方式供應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1-04-23 10:14:22
4月22日,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