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上的京津冀”服務民眾新生活 ——京津冀城際鐵路建設綜述

來源:北京日報 2021-01-19 08:25:12

京津城際實行月票制、京雄城際開通運營、京哈高鐵承德至瀋陽段即將建成通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近7年來,交通一體化成為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軌道上的京津冀”在加速奔跑,服務民眾新生活。

高鐵連點成網

2020年12月27日10時18分,雄安新區剛剛落成的雄安站內,復興號高速動車組C2702次列車準時發出,駛向北京西站。自此,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北京與雄安這座“未來之城”緊緊聯在一起。

“京雄城際鐵路全線貫通後,雄安新區融入京津冀城際鐵路網,實現了雄安新區與北京、天津的半小時交通圈。”雄安高鐵公司雄安指揮部副指揮長李政説,開通後,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區間最快旅行時間50分鐘,大興機場至雄安新區間最快19分鐘可達。

39歲的常永山來自北京大興,是中國電科集團太極電腦股份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總經理。這家公司2018年進駐雄安,參與新區智慧城市規劃建設,目前新區常駐員工70余人,大多來自北京。

“以前開車大約要一個半小時。高鐵通車後,將極大解決公司員工京雄兩地通勤問題。”常永山説。

除了京雄城際之外,京津冀的“高鐵名單”還有一長串:京津城際延長線、石濟高鐵、京張高鐵、京哈高鐵承德至瀋陽段……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高鐵逐步連點成網,京津冀半小時、一小時交通圈已初具規模,讓空間上的“一體化”悄然變成時間上的“同城化”。

普速串聯成環

在京津冀區域內高鐵逐步成網的同時,普速鐵路也在快速發展。

為盤活區域內既有鐵路線路資源,鐵路部門打通河北省邯鄲、邢臺、衡水、滄州、唐山、承德、保定、定州8個地市級城市與北京、天津和省會石家莊之間的地理阻隔,以石家莊、邯鄲為支點,開行4對環繞京津冀的普速環形列車,大環形列車單程運作最長距離達2898公里;小環形列車由衡水始發,經停天津、唐山到達秦皇島;由邯鄲始發經停石家莊、北京西到達張家口。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環形普速列車的開通,不僅實現京津冀區域內主要地市級城市之間的有效串聯,也為目前尚未開通高鐵線路區域的地市級城市民眾提供了就近通過北京、天津和石家莊一次性換乘高鐵的良好出行體驗。

與此同時,市郊列車的大力開行也在積極緩解京津冀交通壓力,促進區域交流合作。

除了已經開通運營的津薊線市郊列車、北京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等,去年9月30日,北京市郊鐵路S5線(懷密線)正式從清河站改為北京北站始發終到。旅客出行有了更多選擇,還可更加便捷地遊覽雁棲湖、紅螺寺、青龍峽、古北水鎮、金山嶺長城等景區,提升出行體驗。

未來出行更美好

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發展藍圖上,京唐城際、京濱城際、津興鐵路等多條高鐵的建設正在不斷推進,石雄城際、雄忻高鐵、雄商高鐵等多條鐵路的建設審批通過……

1月7日,一列嶄新的CR400AF-G型復興號高寒動車組列車呼嘯駛過京哈高鐵北京至承德段,預示著京哈高鐵進入全線開通倒計時。

京哈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即將開通運營的最後一段北京至承德段,將承德市拉進首都1小時交通圈。

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鐵路部門在不斷完善路網結構,全力打造互聯互通、便捷高效的交通網路。目前,北京、石家莊、天津、廊坊、滄州等城市間開行了朝夕通勤早晚動車組。

展望未來,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鐵路部門將在高鐵、城際、普速、市郊等列車開行的基礎上,根據早晚高峰客流需求,進一步優化京津冀地市級以上列車開行方案,增開熱門方向城際列車,充分滿足民眾出行需要,打造出行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軌道上的京津冀”服務民眾新生活 ——京津冀城際鐵路建設綜述
來源:北京日報2021-01-19 08:25:12
京津城際實行月票制、京雄城際開通運營、京哈高鐵承德至瀋陽段即將建成通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近7年來,交通一體化成為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軌道上的京津冀”在加速奔跑,服務民眾新生活。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