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成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19-11-18 11:28:06

智慧城市建設已邁入第三次浪潮,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已進入關鍵期。在近日舉行的“2019亞太智慧城市發展論壇”上,來自政府、企業、學術界的代表普遍認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是培育數字經濟的關鍵綜合載體。要利用資訊化手段,用數據説話,以人為核心,構建有效的城市治理體系,從而發揮載體和引領作用,促進城市與産業的互促共進。

萬億級市場待發掘

IDG亞洲副總裁朱東方表示,從全球來看,以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為核心特徵的數字經濟正在引領新一輪的科技和産業革命,全面加速生産、流通和消費變革;全面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數字化、網路化和智慧化正成為世界各國投資、競爭的新熱點。新型智慧城市是培育數字經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關鍵綜合載體,它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與創新提供了巨大市場。從地方來看,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90%的地級市總計700多個城市(含縣級市)提出或正在建智慧城市。預測到2023年,中國智慧城市的市場容量將超過599億美元,比2018年翻一番,我國有望在“十三五”期間撬動萬億級的市場規模。

以深圳為例,作為全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城市,深圳已發展成電子資訊産業重鎮,其産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1/4,産業規模佔全國GDP的1/6,並正在大力推動網路、技術産品在民生服務、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發展和應用。

國家資訊中心主任劉宇南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要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抓手,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要以智慧城市建設為載體,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高地;三要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手段,實現公共服務的便捷化;四要以智慧城市建設為契機,促進數據資源整合開放和共用。

智慧城市建設應從C端入手

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和産業發展部主任、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指出,智慧城市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學問題,現在頂層設計的理論和方法,包括具體的數據集中化共用途徑、開展數據治理支撐的智慧城市總體方法論等仍然不太成熟,面臨的最大問題和挑戰是企業熱、政府熱、技術熱,但百姓冷。

他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還存在短板,智慧城市不是一下就建好的,而是一個長效發展過程。單志廣説,在最新的評價指標體系中,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通過利用大數據平臺,給各城市的老百姓做了滿意度評價,發現近四成新型智慧城市處於成長階段,處於成熟期的城市從2016年的0個增長到2018年的23個,各城市市民對新型智慧城市的滿意度普遍呈上升態勢。單志廣建議,智慧城市在建設中應更加看重老百姓的滿意度和獲得感,繼續關注市民體驗,從C端(消費者端)入手,“倒逼”政府智慧城市服務系統平臺這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數字與物理世界將深度融合

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部總裁康寧表示,智慧城市最大的亮點是對資訊技術的運用,其本質是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不斷融合。阿里巴巴數字政府事業部副總裁唐日新也表示,智慧城市建設就是傳統基礎設施與數字基礎設施的深度融合。

康寧説,智慧城市就是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交互都實現數字化,而在現實的物理世界中,只有10%的資訊做到了數字化,仍有90%以上的資訊沒有真正做到數字化。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潛力。然而,在完成資訊數字化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人力,成本極高。對此,華為提出了通過“5G和AI驅動智慧城市孿生建設”的理念。

深圳龍崗區與華為聯合打造的“IOC智慧城市大腦”,就是將物理資訊轉化為數字資訊所打造的智慧城市樣板的典型案例。龍崗區智慧城區資訊化建設通過搭建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模型,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實現了龍崗城區運作狀態的綜合展示、經濟專題便捷分析、人口流動情況實時展示、靈活配置業務板塊內容等。在建成龍崗區人口基礎庫方面,該區目前已創建50項資源類,創建全區500萬個人口數字檔案;還建成龍崗區法人基礎庫,創建全區67萬個企業數字檔案等。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成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
來源:深圳特區報2019-11-18 11:28:06
要利用資訊化手段,用數據説話,以人為核心,構建有效的城市治理體系,從而發揮載體和引領作用,促進城市與産業的互促共進。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