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費率進入下降通道 多地紛紛跟進降費率

來源:第一財經 2018-09-12 10:48:21

針對企業對社保稅務徵收之後的憂慮,9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但這一“定心丸”所能起到的效果還有賴於後續的實施環節。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近期廣東、福建、河南、河北、武漢等地紛紛出臺新一輪的“降成本”政策,降低社保費率均是重要內容之一。這表明企業社保負擔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視。

原本2018年4月30日到期的養老保險降低費率的政策,現在延遲一年到2019年4月30日到期,人社部預測,政策執行期內可以為企業降低成本大約540億元。人社部今年4月的數據顯示,此前三年間,4次降低社保費已經為企業減負3150億元。

社保費率進入下降通道

自8月20日社保費由稅務部門徵收的時間表明確之後,企業對於社保改徵可能引發的用工成本上升表示出了擔憂。

9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及時回應了社會的關切。會議提出,在社保徵收機構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現有徵收政策不變,同時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盈華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不增加企業負擔”這一原則推斷,明年稅務啟動徵收社保費後,降低社保費的新政也將出臺。

從2015年起,我國社保費率一直處於下降的通道中。這三年來,我國先後降低或者階段性降低了社會保險費率4次,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的費率都有所下降,總體的社保費率從41%降到了37.25%,總體降幅接近10%。

其中,最受企業關注的是階段性降低養老保險費率。2016年,我國符合條件的省份養老保險費率從20%降到19%,現在這一政策將由今年4月30日延長到2019年的4月30日。

與此同時,公積金政策也出現了調整,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選擇在5%~12%之間繳納公積金。

人社部副部長遊鈞在今年4月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社保降費政策對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增強企業的活力、促進就業創業、對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業內普遍認為,社保費稅務徵收將大幅擴大社保費的費基並大幅提高徵收效率,這將為繼續降低社保費率創造前提條件。

地方紛紛跟進降費率

當前企業面臨著較大的原材料成本和融資成本的壓力,地方也加大了降成本的力度。今年下半年以來,廣東、福建、河南、武漢等地密集出臺降低企業成本的舉措,其中降低社保費率是降低用工成本的“重頭戲”。

廣東省在7月出臺政策逐步統一養老金繳費基數上下限,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高於14%的按14%執行,企業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逐步過渡至全省統一標準。同時,廣東省還適當下浮失業保險費率,並將職工醫保統一到6.5%左右。

河南省在8月出臺的《關於做好2018年河南省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將階段性降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失業保險及工傷保險費率政策期限延長至2019年4月30日。將階段性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政策期限延長至2020年4月30日。

福建省出臺的《關於進一步降低成本減輕負擔促進實體經濟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及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再下調工傷保險費率50%,並將外來務工人員納入公共服務範圍,合理降低企業社會保險負擔;對困難企業降低或暫緩繳存公積金,限定公積金繳交基數高限,進一步緩解公積金壓力。

福建省相關測算顯示,這些措施可為企業降低用工成本超過40億元。

武漢市也提出,繼續執行“五險一金”優惠政策。按照國家、省規定,繼續落實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相關政策。針對困難企業,繼續實施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或者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

此外,武漢還繼續擴大穩崗補貼政策受惠面,全年向企業審核和發放4億元穩崗補貼。對符合穩崗補貼條件未裁員的企業,穩崗補貼比例繼續按照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70%執行,對有裁員但裁員率低於本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的企業按照50%執行。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社保費率進入下降通道 多地紛紛跟進降費率
來源:第一財經2018-09-12 10:48:21
針對企業對社保稅務徵收之後的憂慮,9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但這一“定心丸”所能起到的效果還有賴於後續的實施環節。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