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新時代的千年之城!多角度解讀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草案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18-06-21 23:32:00

北京,作為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面對著“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課題,也面對著治理“大城市病”這樣的艱巨任務,必須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緊密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著眼于更廣闊的空間來謀劃首都的未來。


為更好地完成這一歷史任務,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著眼于進一步強化“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不斷提升“四個服務”水準,突出千年大運河北首、百里長安街東端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戰略地位,充分發揮它作為北京新兩翼中一翼的重要作用,緊緊圍繞對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對其戰略定位、規模與結構、空間佈局、主導功能、城市特色、城市風貌、建設沒有城市病的城區等內容作出規劃安排,努力創造“副中心品質”,為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北京篇章”作出典範。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于6月21日開始網上公告,26日開始現場公告。關於規劃的詳細內容,廣大市民朋友可以到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展廳或通州區潞城鎮展廳,參觀“建設新時代的千年之城”公告展了解,並提出意見建議。


丨戰略定位:建設三個示範區


2017年9月13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要求高水準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提出將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規劃提出到2035年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成為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智慧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建設新時代的千年之城!多角度解讀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草案-中國網地産


丨規模與結構:合理確定人口規模,嚴格控制用地規模


對於城市副中心的規模與結構,規劃嚴格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要求進行了細化落實,提出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30萬人以內,城鄉建設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地上建築規模約1億平方米。


劃定約9平方公里戰略留白地區,為城市後續發展預留空間。優化生産生活生態空間結構,實現生態空間面積達到總面積的40%以上。


丨空間佈局:構建一帶一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


規劃在2016年開展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基礎上,堅持遵循中華營城理念、北京建城傳統、通州地域文脈,構建“一帶、一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以一帶、一軸為統領深化城市空間結構,組織城市功能佈局,以組團、家園為單元提供城市公共服務。


建設新時代的千年之城!多角度解讀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草案-中國網地産


打造凸顯公共空間魅力的生態文明帶。依託大運河構建城市水綠空間格局,形成一條藍綠交織的生態文明帶。


打造縫合城市功能的創新發展軸。依託六環路建設功能融合活力地區,形成一條清新明亮的創新發展軸。


依託水網、綠網、路網,形成12個民生共用組團和36個美麗家園(街區)。此外,規劃還提出因地制宜構建一條設施服務環,整合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有機串聯組團和家園,建設職住平衡、宜居宜業的城市社區。


丨主導功能:有效承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


為了完善功能承接體系,提高對中心城區的服務保障能力,城市副中心將聚焦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三大主導功能,搭建科技創新平合,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綜合功能。


實現人隨功能走、人隨産業走,承接中心城區40-50萬常住人口疏解。


城市特色:重構水城關係,推進大尺度綠化建設,彰顯文化魅力


規劃著重提出要處理好水與城、藍與綠、古與今的關係,將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作為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


規劃依託多河富水生態本底,傳承運河歷史文化,秉承自然生態理念,構建系列分洪體系,保障防洪防澇安全,營造自然宜人濱水環境,重構水與城、水與人的和諧關係。


規劃全面增加綠色空間總量,實現森林入城,每人平均綠地面積達到30平方米/人。構建結構清晰、佈局均衡、連續貫通的多級綠色空間系統,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100%,讓藍綠交織成為城市副中心的底色。


規劃提出要保護並利用好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講好運河故事,構築全面覆蓋、亙古及今的歷史文化傳承體系,充分展現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


丨城市風貌: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采、時代風尚


城市設計成為本次規劃的一大亮點。規劃重構城市空間秩序,依託大運河塑造由古及今、古今同輝的城市風貌。


加強城市設計特色引導。構建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風貌格局,展現“綠心環翠承古韻,一支塔影認通州”的新時代城市畫卷。


加強高度管控,劃定基準高度管控區,建立舒緩有序、格局清晰、通透疏朗的城市高度秩序。建設低密度城區,加強建築規模整體管控,劃定規模適度、緊湊集約的強度分區。


加強對建築風貌、城市色彩、第五立面與公共空間等方面的全域全要素管控,全面提升城市空間品質。


丨家園中心:以人民為中心


規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居民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以組團、家園為單元,提供均衡優質的城市公共服務,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設新時代的千年之城!多角度解讀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草案-中國網地産


在每個街區設置一處家園中心,將部分公共設施適當集中設置、混合設置,就近滿足居民的居住、就業、交通、教育、文化、醫療、休閒等需求,實現居民從家步行5分鐘可達各種便民生活服務設施,步行15分鐘可達家園中心,享有一站式社區生活服務,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100%。


丨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科學配置各類資源要素


規劃針對交通、職住、環境等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學配置各類資源要素,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在綠色出行方面,由以車為本轉變為以人為本,構建不依賴小汽車出行的綠色交通系統,綠色出行比例達到80%以上。構建舒適便捷的小街區、密路網,實現路網密、節點通、快慢有序,集中建設區道路網密度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在職住平衡方面,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體系,動態調節住房供給,實現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職住就近平衡。


在環境治理方面,建立綠色低碳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達到20% 以上。形成多元共治的環境綜合治理體系,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大氣環境品質得到根本改善,水生態系統基本恢復。


丨高品質發展:副中心指標


規劃中多次出現高品質發展相關提法,體現了對於城市發展品質的高度重視。規劃按照建設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的目標,提出生態建設、綠色出行、基礎設施、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一系列規劃指標,保障城市高品質發展。


內容來自北京規劃國土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建設新時代的千年之城!多角度解讀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草案
來源:中國網地産2018-06-21 23:32:00
緊緊圍繞對接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對其戰略定位、規模與結構、空間佈局、主導功能、城市特色、城市風貌、建設沒有城市病的城區等內容作出規劃安排,努力創造“副中心品質”。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