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重申“房住不炒” 明年樓市調控或有哪些變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9-12-13 08:10:54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程春雨 彭婧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在部署明年重點工作時,繼續強調了“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專家認為,“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要求下,明年政策不會刺激房地産,但地方有一定政策調整自主權。

重申“房住不炒”釋放什麼信號?

會議提出,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前期有猜測認為,房地産市場可能會被適度用於提振經濟,‘房住不炒’的定位或會淡出。”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長鄒琳華向中新網記者表示,重申“房住不炒”,明確了政策底線,可有效避免2020年樓市“小陽春”式的強季節波動再度出現。

2019年8月以來,一些頭部房企開始出現不同力度的降價促銷活動。以價換量,不少房企10月份成交量創出新高。10月份70城房價顯示,房地産市場進一步趨穩,價格漲幅有所回落。一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均有所回落。

11月,樓市表現相對平淡。58安居客房産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稱,四季度各地樓市降溫的態勢進一步擴大化,一二手房出現房價環比下降的城市逐步增多。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繼續強調“房住不炒”,意味著明年不會刺激房地産。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又意味什麼?

“會議要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鄒琳華認為,這意味“穩”將作為2020年房地産市場的政策主目標。“在當前複雜的內外部經濟形勢下,保持房地産市場穩定是防風險的重要一環,大起大落都要極力避免。”

“房地産 ‘三穩’目標在2019年得到了有效落實,各地出臺的政策也有效抑制了房價上漲,保證了樓市的平穩運作。”張波表示,相比前幾年,今年中央經濟會議更強調穩定的重要性,因此未來房價的穩定依然是政策重中之重。

“但是明年房地産政策的著力點發生了變化。”鄒琳華稱,會議將“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放在重要位置,説明房地産市場促進經濟、改善民生的政策著力點將轉向存量升級改造。

明年樓市調控可能有哪些變化?

張波認為,房地産調控手段未來依然會長短並用,尤其長效機制的落地還將不斷推進,包括保障房的建設、針對租賃土地供應側的保障、城市共有産權房的推進、針對房地産的各類稅收法律層面的推進和落實等。

“預計未來樓市調控政策以穩為主,中央層面不再進一步升級調控,同時更加注重民生,這意味著部分政策可能會調整放鬆。”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稱,因為全面收緊的調控會“誤傷”合理的住房消費和購房需求,注重民生則需要一個漸進式的、合理的政策支援。

在鄒琳華看來, “全面落實因城施策”意味著地方政府“三穩”的基礎上,具有一定的政策調整自主權。一些不符合市場形勢的調控政策可能面臨邊際性調整。

汪濤認為,明年中國不會放鬆全局性的房地産收緊政策,如降低首付比或者大幅放鬆信貸政策。但可能允許部分地方政府小幅放鬆限購政策,如通過簡化落戶要求和人才引進政策等方式。

近日,58同城、安居客發佈的《2019人才政策與安居就業報告》顯示,2019年已有百餘城市出臺了人才政策,超30城陸續出臺新落戶政策,大部分出臺人才政策的城市都將補貼重點放在解決居住問題上。多地開出高額購房補貼,寧波人才安家補貼最高達800萬元,柳州、南寧、蘇州、吉林、廈門、南通等地也都開出超百萬的高補貼吸引優秀人才。

張波補充道,樓市過熱城市的調控依然會保持一定高壓,房價下行壓力較大的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或有支援性政策出臺,保持購房者心態穩定。因此,未來房地産市場不會出現單邊市場熱度持續上揚的格局,整體穩定、小幅波動應該是主流趨勢。(完)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中央重申“房住不炒” 明年樓市調控或有哪些變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9-12-13 08:10:54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在部署明年重點工作時,繼續強調了“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