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住房變遷:從“蝸居”到“宜居”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9-09-24 08:15:04

原標題:70年住房變遷:從“蝸居”到“宜居”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群眾的住房條件不斷改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56年中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僅5.7平方米。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居住面積有了微增,達到6.7平方米。不過當時自有住房的比例很低。1984年,城鎮居民居住公房的戶比重為88.2%,居住自有房的戶比重僅為9.4%。到了2018年,我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已達到39平方米。

在住房面積增長的同時,住房條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居住環境整體較差,絕大部分城鎮居民租住單位或房屋管理部門的房屋。從平房、筒子樓到石庫門,人口多,住房面積小,三代同居一室是當時較為普遍的居住現象。現在,居民住房已經轉變為現代化的具有獨立衛生間、廚房、淋浴、供暖、供氣、供水設備等的成套住宅,無數家庭“住有所居,安居宜居”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有資料顯示,新中國成立初期,居民住房以土坯草屋居為主,且多散佈于後街小巷;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居民用房由草房變瓦房、樓房,由土木結構轉向磚木結構、磚混結構演變。2018年城鎮居民居住鋼筋混凝土和磚混材料建設的住宅佔95.8%,竹草土坯僅佔0.2%;二居室以上和單棟樓房和平房佔所有居住樣式的91.2%,一居室和筒子樓或連片平房佔8.8%,城鎮家庭住房結構不斷改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隨著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市場化、商品化的進程而産生,並不斷推進。從1998年開始,我國對城鎮住房制度進行全面改革,提出停止住房實物分配,推進住房商品化、社會化;對最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廉租住房,對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供應經濟適用住房。隨後幾年,經濟適用住房投資、施工面積和供應套數大幅增加。

隨著住房保障工程的大力推進,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正在形成。1994年至2007年,全國共建設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多萬套。自2008年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來,到2018年底,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合計開工約7000萬套,通過住房保障工作,約2億困難群眾圓了“安居夢”。

在住房條件改善的背後,是房地産開發投資較快增長。1987至2018年,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累計完成99萬億元,年均增長24.8%。2018年,全國房地産開發企業數量達97938個,比1987年增加95432個,房屋施工面積達822300萬平方米,比1997年增長17.3倍。住宅投資快速發展,居民居住條件明顯改善。1983至2018年,全社會住宅投資年均增長17%,其中農戶住宅建設年均增長10.9%。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1952年,全國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産值57億元;1956年完成總産值146億元,突破百億大關;1988年完成總産值1132億元,突破千億大關;1998年完成總産值10062億元,突破萬億大關;2011年完成總産值11.6萬億元,突破十萬億大關;2017年完成總産值21.4萬億元,突破二十萬億大關。2018年,全國建築業完成總産值23.5萬億元,是1952年的4124倍,年均增長13.4%。

不過,在房地産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各種調控措施相繼出臺,促進市場理性回歸。2008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發佈支援房地産開發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的意見共13條,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進一步鼓勵普通商品住房消費,支援房地産開發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強化地方人民政府穩定房地産市場的職責,加強房地産市場監測。此後,房地産調控政策不斷出臺。2017年以來,中央堅持“房住不炒”基調,“租購並舉”住房供應體系逐漸成型,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70年住房變遷:從“蝸居”到“宜居”
來源:經濟參考報2019-09-24 08:15:04
到了2018年,我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已達到39平方米。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