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 2019-09-23 15:40:23

原標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北京“三農”70年,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與新時代同奮進共復興,不斷取得新的發展成就。

發展新成就

鄉村振興具有堅實基礎

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從1952年的2.5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96.8億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達到26490元,相比1956年,年均增長8.9%;農村居民家庭每人平均生活消費支出從1956年的151元增加到2018年的20195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9.2平方米,提高到45平方米。農業土地産出率不斷提高,糧食作物平均單産從1949年的855公斤/公頃提高到6137公斤/公頃,蔬菜平均單産從1949年的1.3萬公斤/公頃提高到3.6萬公斤/公頃,農業勞動生産率從1978年的444元/人提高到25197元/人。農業從追求數量向追求品質轉變,從單一生産功能向生態生活生産多種功能轉變,從傳統農業向一二三産融合的都市現代農業轉變。農村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百廢待興,逐步走向生態宜居美麗。農民從解決溫飽問題,到全面邁進小康,正逐步邁向更高水準的富裕生活。

服務新需求

城鄉融合不斷深入推進

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市民消費需求不斷升級,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也更加清晰明確,發展空間格局也不斷調整優化。農業農村與時偕行,不斷適應和服務城市發展需要。提供的農産品更加豐富了:城市“菜籃子”從物資匱乏、品種單一、家家冬儲大白菜,到今天供給充裕、品種豐富、一年四季隨時採購。北京現有蔬菜品種140多個,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採購鮮活農産品。蘊含的價值更加多元了:鄉村不再是單一從事農業的地方,生態涵養、休閒觀光、文化體驗等功能越來越受重視,到鄉村養生養老、創新創業、生活居住越來越受市民青睞。在全局中的地位也更加重要了:農村從主要是農民的生産生活空間,發展成為首都的生態屏障、宜居空間、戰略腹地,成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重要組成部分。

邁入新時代

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三農”工作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立足“大城市小農業”“大京郊小城區”市情農情,紮實謀劃推動鄉村振興。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農村更加生態宜居

牢記“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抓手,努力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

助力藍天保衛戰。大力度實施農村地區“煤改清潔能源”,截至2018年底,累計完成2963個村莊、約110萬農戶改造,每個供暖季減少散煤燃燒約400萬噸,北京藍天更多,農村農民作出了一份貢獻。

建好首都後花園。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啟動“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全面開展“清臟、治亂、增綠、控污”,部署了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綠化美化、“四好農村路”建設等系列專項行動,打造乾淨整潔有序的農村人居環境。到2018年底,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的行政村佔比達99.8%;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9.56%;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的行政村佔49.9%,比2016年提高7.2個百分點;農戶使用水沖式廁所比例進一步提高,使用衛生旱廁、普通旱廁和無廁所的戶數比例明顯降低,為16.5%,比2016年下降了4.3個百分點。

不斷改善農民居住條件。累計完成農宅抗震節能改造73萬餘戶,全市農宅基本應改盡改。連續實施四輪山區農民搬遷工程,累計搬遷4.8萬戶、11.3萬人,建成了一批美麗鄉村。

踐行新發展理念,農業更加綠色高效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2月25至26日在北京視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實施農業“調轉節”政策,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農業高品質發展,呈現出五個明顯的發展特徵。

一是減量發展:2013年至2018年,北京農業高耗水作物播種面積從290萬畝調減到83.5萬畝,調減了70%;低端規模養殖從2535家調減到255家,調減了90%。

二是綠色發展:2013年至2018年,農業年用新水量從7.3億方下降到4.18億方,調減了43%。化肥和農藥施用量分別減少了46%和30%,“三品一標”認證覆蓋率從42%提高到71.8%。農業生態服務價值貼現值從9431億元提高到10992億元,提升了16%。2018年第一産業萬元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別比2014年下降了1.6%、32.4%。

三是創新發展: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2%,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4個百分點。農作物耕種綜合機械化率91.2%,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4個百分點。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專注做好“白菜心”,每年選育主要農作物新品種約佔全國的1/10,北京品牌的高産優質玉米年推廣面積佔全國的1/6,京紅、京粉系列蛋種雞佔全國市場的1/2;繪製出世界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建成全球數量最大的玉米品種標準DNA指紋庫。

四是融合發展:成功舉辦世界草莓大會等六項國際性農業展會,連續舉辦七屆北京農業嘉年華,實現“辦好一次展會、帶動一個産業、致富一方農民”。2018年,全市數百家精品民宿、1172個休閒農業園區、7783個民俗旅遊接待戶,接待遊客近4000萬人次。

五是協同發展:在北京周邊地區扶持建設蔬菜基地近30萬畝、畜禽基地34家,京津周邊一小時物流圈20個蔬菜主産縣平均供京比重近50%。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誌性工程“三元乳業河北工業園”,帶動當地1500人就業;配套建設1.7萬畝的高標準畜牧場,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青貯飼料5萬畝、年增收2000萬元。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牢記“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解決好廣大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為民造福的過程中,不斷鞏固發展黨在京郊農村的執政基礎。

農民的腰包更殷實。2018年,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4%,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3.7萬人,廣大農民實現充分就業、“綠崗”就業、穩定就業,農民收入實現與經濟增長同步目標。2016年啟動新一輪低收入幫扶,制定實施“六個一批”精準幫扶措施,認定低收入農戶7.26萬戶、15.6萬人,低收入村234個。經過三年多的持續努力,截至今年6月底,未過線農戶2021戶(4783人),明年底將全部“脫低”。2018年,全市低收入農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524元,同比增長17.1%。

農民的生活更多彩。2018年,全市行政村96.9%有圖書室(館)、文化站,94.9%有體育健身場所,58%有電子商務配送站點,農民在家門口就能獲得文體、網購等服務。現代家用電器普遍使用,2018年農村家庭每百戶擁有電冰箱111台、洗衣機100台、彩電136台、家用電腦66台、空調168台、電話248部。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從63.2%降至23.8%,而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娛樂的支出比重分別由1.1%、3.2%提高至15.2%、7.1%,農民消費形態從單一物質生活需求向多樣化服務需求轉變。

農民的保障更充分。2014年城鄉低保標準實現統一,2018年城鄉低保標準調整為家庭年收入1.2萬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制度並軌。有衛生機構(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行政村數達到3035個,佔77.5%;未有衛生機構的村通過鄰村衛生機構覆蓋、巡迴診療等方式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推進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建設鄉鎮養老照料中心129個、農村幸福晚年驛站258家。2019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福利養老金分別比2012年提高了124%和158%。

鄉村治理更加有效。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選舉,3871個村黨組織、3640個村委會參加換屆選舉,做到了“應選盡選”;實際“一肩挑”比例達到91%,比上屆提高26.7個百分點;村“兩委”班子結構得到優化提升,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得到全面加強。在各涉農區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集中攻堅專項行動。積極培育鄉風文明,大力推動移風易俗,廣泛開展鄉風評議,創建55個全國文明村鎮、875個首都文明村鎮,讓美麗鄉村有“顏值”也有內涵,努力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

“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幹事創業的廣闊舞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北京市將繼續紮實推進鄉村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首都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

中共北京市委農工委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供稿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2019-09-23 15:40:23
北京“三農”70年,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與新時代同奮進共復興,不斷取得新的發展成就。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