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國住宅土地均價6666元/平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8-04-20 09:52:20

4月17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舉行了新聞發佈會,就2017年度及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地價狀況向社會發佈報告。


住宅用地供應比例加大,熱點城市連續5個季度同比增加


根據土地市場動態監測監管系統的數據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106個主要監測城市土地供應面積4.28萬公頃,達到2016年以來同期供應高值。供應量環比減少48.99%,同比增加15.94%,其中住宅用地供應約1.03萬公頃,同比增長22.15%。房地産用地供應面積1.40萬公頃,同比增加24.59%,同比漲幅是2014年第1季度以來的最高值。


分城市類型來看,一季度各類城市商服、住宅用地供應同比均有明顯增長。其中,一、二、三線城市住宅用地供應量同比分別增加4.48%、22.15%、24.03%。從20個熱點城市來看,住宅用地供應連續5個季度同比增加,本季度增幅17.67%。


地價所所長趙松指出,當前,“房住不炒”的政策導向強化,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總體思路。兩會期間,多部委負責人表態,市場風險防控趨嚴,長效機制不斷深化。同時,金融監管持續升級,對房地産融資進行規範化、去通道、去杠桿的管理模式成為主基調,市場資金流動性收緊。除北京、廣州等一線熱點城市明確嚴控個人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産市場,遏制市場泡沫外,部分區縣單元也相繼發佈了從嚴的調控政策。


總體來看,一季度,房地産投機行為進一步受到遏制,調控成效鞏固,全國及一、二線熱點城市住宅地價環比增幅持續回落。


趙松同時指出,租賃住房、人才引進等政策集中出臺,庫存去化加快,市場預期平穩樂觀,帶動部分地區住宅地價較快上漲。


據趙松預測,2018年二季度,宏觀政策預期穩定,土地市場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因城施策、防控風險、短期和長效並重的調控思路下,住宅地價增幅進一步收窄的預期持續。


住宅地價環比增速持續三個季度回落


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地價總體水準為4148元/平方米,其中,住宅地價水準為每平方米6666元。從環比增速來看,綜合地價環比上漲1.58%,較上一季度收窄0.09個百分點,住宅地價環比增速為2.21%。


其中,住宅地價增速連續三個季度放緩。


監測數據顯示,熱點城市住宅用地市場持續降溫。20個熱點城市中,12個城市住宅地價環比增速回落,其中,上海連續6個季度降速,北京連續5個季度降速,南京、合肥兩市地價環比下降;13個城市住宅地價同比漲幅回落,其中南京地價水準低於去年同期。


本季度,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福州、深圳、合肥等7個城市住宅地價同比、環比增速均有所放緩。


2017年全年土地市場量增價漲


報告顯示,2017年,土地市場整體量增價漲,全國主要監測城市地價同比上漲6.71%。其中,商服地價溫和上行,同比增速為4.52%,季度環比增速年內由降轉升;住宅地價同比增長10.21%,全年季度環比增速由升轉降,熱點城市和地區住宅地價增速逐季放緩明顯;工業地價增速總體穩中有升,年度增幅為3.02%。


2017年全國主要監測城市建設用地供應總量較2016年有所增加,增速由負轉正。住宅用地供應量大幅增加。


從住宅地價來看,一、二、三線城市年度增長率分別為12.67%、9.65%、9.95%,三線城市近3年來首次超過二線。與2016年相比,一線城市住宅地價增速放緩6.93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提升了5.10個百分點,二線城市變化相對較小。


趙松指出,從全國20個熱點城市來看,其中13個城市的住宅地價增長率均出現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南京市和合肥市較2016年回落幅度超過20個百分點。北京、南京、廈門和上海4城市的住宅地價環比增速年內逐季放緩。

(責任編輯:)
品牌房企
樓盤速遞
網站無障礙
一季度全國住宅土地均價6666元/平
來源:經濟參考報2018-04-20 09:52:20
根據土地市場動態監測監管系統的數據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106個主要監測城市土地供應面積4.28萬公頃,達到2016年以來同期供應高值。供應量環比減少48.99%,同比增加15.94%,其中住宅用地供應約1.03萬公頃,同比增長22.15%。房地産用地供應面積1.40萬公頃,同比增加24.59%,同比漲幅是2014年第1季度以來的最高值。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