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制度改革進入快車道 如何建設長效機製成重點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17-12-15 15:20:00

住房制度改革正在加速。

12月8日,中 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18年經濟工作,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是明年要著力抓好的一項重點工作。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此次政治局會議的定調,被認為將在接下來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得到落實和部署。

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十九大報告實際上已經為此後一段時間內的住房制度改革定下方向,就是要以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為最終目標,以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為工作任務,而此次政治局會議定下的基本框架,將在此後的經濟工作會議上得到更充分的討論、完善和部署。

研究院分析認為,目前,圍繞“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設房地産長效機制的政策面、資金面、市場面均已開啟。

金融方面,隨著國內首單租賃住房REITs的成功落地,住房租賃市場開展資産證券化將加快步伐。不動産統一登記、土地登記資訊全國聯網等基礎資訊系統建設也已基本完成,今後基於不動産登記的相關制度體系建設也將不斷推進,特別是房地産相關財稅改革、農村土地改革等一系列制度建設也將有新的進展。

破舊立新進行時

在顧雲昌看來,經過多年的發展,房地産市場的主要矛盾已經從解決住房資源短缺問題轉變為了提升住房市場品質問題,但相應的住房制度建設並未匹配。而歷次調控的結果不理想,則凸顯了在這個時間點上加快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他指出,提升房地産市場品質,主要是要解決房地産市場的居住品質和供給品質。具體來看,我國房地産市場存在商品房、二手房、租賃市場發展不均衡,住房供給主體單一、保障渠道不完善等問題。

在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就已對房地産市場做出明確表態,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産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

2017年7月24日,中 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要穩定房地産市場,堅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加快建立長效機制。

相應政策落地實際上已在推進。2017年,在租賃市場、土地供應、金融管控等多個領域,房地場市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其中,租賃市場改革持續加速,部分城市推出租賃住宅用地,“租售同權”走向落地。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鋪開,北京、上海(樓盤)等地均提出了數十萬套的租賃住房供給計劃。同時,嚴格限制住房商品流通屬性的“共有産權住房”在北京推出,住房制度改革被認為開始觸及“住房的商品屬性”。

顧雲昌認為,住房供應體系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此次改革中至關重要,之前主要房地産市場靠單一的商品房供應加上少量政府保障房模式;而未來,將會是多渠道供給,有商品房保障房、合作建房、集體土地租賃住房等多種形式。

此外,在需求側,房地産市場“因城施策”的調控政策持續發力。部分熱點城市推出“限購、限價、限貸、限售、限商”的調控政策,限購範圍擴容至58個城市,市場熱度得到有效控制。住宅市場價格走勢總體平穩。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70個大中城市中15個熱點城市房地産市場總體平穩,9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

需求側的調控被認為將會在2018年持續。研究中心指出,2018年,樓市調控將以“穩”為主,緊縮調控與去庫存政策仍將並行不悖,但天平將傾斜于緊縮調控。

多角度推進改革

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角度漸近的同時,其複雜性同樣廣為人知。因此,如何推動改革,從哪些層面推動改革,則成為各界討論最多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公管學院副院長、教授嚴金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十九大報告關於房地産的相關內容有三句重要講話。第一句話是建立健全金融的監控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第二句是要堅持房子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第三句是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其中,嚴金明表示,金融體系工具,是合理調控房地産市場、防止泡沫出現的最敏感因素;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則是在給住宅市場重新定位、定性,意味著住房市場主要解決的問題從住房所有權轉向居民居住權;而建立新的住房制度,則是新定位落地的方法和途徑。

具體來看,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十九大強調要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在具體執行當中需要通過“不動産統一登記、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財稅制度改革、住房金融改革以及新型城鎮化”這六項工作完成推動房地産長效調控機制五個載體的建設。

而這五個主要載體,則包括完善住房法律體系,建立健全長期穩定的住房信貸金融政策,推動居住導向、人地掛鉤和大都市圈戰略,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集體建設用地市場、逐步推動土地財政向房産稅的轉型。

此外,11月下旬,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在湖北省武漢(樓盤)市召開部分省市房地産工作座談會,此次會議被認為是部委層面對下一階段房地産工作的具體部署。

座談會提出,要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完善住房供給和保障體系,有效調整供給結構。一是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二是加大對新市民的公租房保障力度。三是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産權住房。四是繼續推進城鎮棚戶區改造。五是加強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統籌規劃城鎮空間佈局,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提高中小城市、縣城和小城鎮的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支援農民工返鄉創業安居。

此外,此次座談會專門提出,部分庫存較大的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要結合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進程,以不加杠桿為原則,有序推進去庫存工作。

(來源:搜狐焦點網)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住房制度改革進入快車道 如何建設長效機製成重點
來源:中國網地産2017-12-15 15:20:00
研究院分析認為,目前,圍繞“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設房地産長效機制的政策面、資金面、市場面均已開啟。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