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把南京江心洲生態科技島打造成人工智慧示範區。在這個小島上,建築是可閱讀的,街區是會思考的,城市是有溫度的……”昨天下午,世界智慧製造名城·市長論壇在南京召開,江蘇十三個市的市長、國際知名機構代表、國內智慧製造領軍企業負責人等300多人齊聚南京,現場共同勾畫智造名城“路線圖”。南京市副市長蔣躍建以“人工智慧讓南京更美好”為主題發表主旨演講,為南京編織了“城市新夢”。
今天如果不生活在未來 明天我們將生活在過去
在全球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的今天,南京要不要幹?南京憑什麼行?南京走什麼路?南京市副市長蔣躍建從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作為此次世界智慧製造大會主要籌備領導人之一,蔣躍建的主旨演講可謂金句不斷:“Better AI,better life”“有多少智慧人工就有多少人工智慧”“我們今天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麼,明天我們將生活在過去”…… 産業是城市發展的根基,沒有産業實力就沒有城市實力,蔣躍建説:“人工智慧的商業化應用已經成為各大城市競相推出的新高地,南京要不要幹這件事?轉型倒逼南京必須加快發展以人工智慧為重點的新技術。”他表示,南京的産業轉型、城市轉型、社會轉型都呼喚 AI 的到來。目前南京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80%,市民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交通、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需要借力人工智慧加以有效破解。人工智慧的深度應用,將從宏觀到微觀各領域重構城市服務經濟的各環節,革命性地顛覆現有城市生活範式。而人工智慧不僅是科技創新力,也體現社會創造力。人工智慧的技術革命,也將創新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模式,讓更多社會力量、專業力量參與社會治理,通過網路系統整合後,加速推動全新智慧社會的浮現。
蔣躍建詳細地分析了南京在智慧製造方面的優勢基礎,人才方面、平臺支撐方面、晶片和軟體實力上。比如南京目前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 83 萬·人,每萬·人中大學生、研究生數量分列全國第一和第二位;南京形成了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研發平臺和機構;作為人工智慧之“芯”,南京及江蘇省涵蓋了整個積體電路的全産業鏈、南京是國內首個“中國軟體名城”……他還特別提到早在2015年東南大學就設置了全國第一個機器人專業,目前南京眾多高校中涉及人工智慧的專業設置漸趨全面。
“南京的未來不是夢。”會上,蔣躍建透露了南京的“一個定位”,即把南京打造成國際上有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和國內位於前沿的人工智慧産業高地。他還表示,今後南京將把江心洲生態科技島打造成人工智慧示範區,成為揚子江上耀眼的智慧之島。在這個小島上,建築是可閱讀的,街區是會思考的,城市是有溫度的。在綠色、低碳、健康·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引領下,人與自然更加和諧,生活更加美好。蔣躍建説, 在不久的將來,南京這座智慧城市將匯聚世界創新資源、要素和資本,創新智慧無處不在,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成千上萬的設備和機器將會“思考”,具備從感知、認知、理解到決策的完整閉環處理能力。智慧機器和製造將人類從繁瑣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讓人類的工作變得更有價值、更有創造力。
中國新“四大發明”
腦的創新大過技術
智慧製造,正在成為一座城市最新、最靚的名片。每個老百姓也都從身邊感受到了人工智慧帶來的變化,甚至用新四大發明來概括。比如共用單車、微信、二維碼支付。科技部高新司資訊與空間處處長尉遲堅帶來的《價值魔方——網際網路 e 立方經濟》的主旨演講中,也從這三個感觸頗多的變化説起。
過去我們去商場買自行車,那時候説起自行車之爭,説的是鳳凰、永久之爭,而現在是摩拜和ofo的競爭;現在人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不是越來越離不開電信、移動、聯通,而是越來越離不開微信。尉遲堅表示,最讓他感動的是二維碼掃碼的廣泛應用,就連農民到他們小區賣桃子也用上了這種新的支付方式。“其實二維碼掃碼過去在製造業裏非常常見,一旦進入金融支付領域,動靜就大了……”尉遲堅認為,這一系列的變化背後,並不是説我們的技術創新、我們的産品創新有多麼深刻,歸根結底是基於網際網路的工業大革命的“腦的創新”。
尉遲堅説,在中國,産業間顯現出了“冰火兩重天”的景象。一部分網際網路公司如日中天,股市和市值不斷受到追捧;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小米達到了萬億、幾千億市值;同時,傳統的製造企業、銀行、服務業的股值和市值卻持續低迷,感到寒風不斷吹來。尉遲堅説,經濟價值觀發生了根本變化。這些案例使我們必須直面當前嚴峻的現實,認清網際網路大數據的巨大魅力,只有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才能使企業變得有生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