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編制扛起海口生態擔當

來源:海口日報 2017-09-25 10:21:00

(原標題:規劃編制扛起海口生態擔當)

注入可持續發展潛力

市規劃局編審辦主任任崇華表示,我市在規劃編制工作中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的戰略思想和發展思路,規劃編制中的《新海港臨港生態新城綜合規劃》是貫徹“生態立市”戰略思想的典型案例,設計的“港戰略”、“港共生”落實了海口總體生態規劃要求。

港戰略,即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提出“生態優先、綠色智慧”的新建設典範戰略。

港共生,即通過打造“網格架構·多點嵌入·有機聚合”的城市綠地系統、構建低衝擊開發雨水系統、構建各層級城市海綿體三大策略實現片區“生態共生”;通過整體平緩、重點烘托、沿海退臺的建築形象與連續的步行公共活動空間,實現片區“環境共生”。

任崇華透露,編制中的《濱江濱海專項規劃》同樣如此,強調資源整合與區域統籌,以“大生態”、“大戰略”落實“生態立市”的戰略思想。

大生態,即以高標準生態網路建設為前提,突出“山水林田湖草”要素體系,構建“一脈、八廊、多園、多網”的大生態結構;以低衝擊技術構建自然海綿系統,形成雨洪潮汐調蓄安全空間。

大戰略,即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為總綱,從國家擔當、南海擔當、省會擔當謀劃濱江濱海 大戰略定位。

“此外,已編制完成的《海口總體城市設計》《海口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等規劃均堅持了‘生態立市’發展思路。”任崇華説。

引導低碳産業結構發展

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産業支撐。任崇華表示,在城市發展中,規劃要始終堅持根據海口濱海生態城市本底,引導低碳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主導産業選擇高新技術産業、濱海旅遊業、現代服務業、現代都市服務型農業。

任崇華表示,《新海港臨港生態新城綜合規劃》是通過設計的“港經濟”落實産業引導的。港經濟是依託新海港城市客運綜合樞紐和新型交通客運樞紐,發展“樞紐+免稅商貿”、“樞紐+海空旅遊”、“樞紐+主題遊樂”三類核心産業,發展“樞紐+港航服務”、“樞紐+集散服務”、“樞紐+文創休閒”三類一般産業,並對每一板塊的産業培育路徑、産業實體案例與産業發展規模進行研究。

《濱江濱海專項規劃》依託不同的生態資源、戰略資源,引入了六大産業板塊:海港樞紐,産業導向是現代港航、海空旅遊樞紐、免稅休閒消費和都市現代服務;郵輪母港,産業導向是遊輪旅遊業、郵輪母港服務、海上旅遊、遊輪配套商業和歷史文化旅遊;國際空港,産業導向是臨空商務服務、臨空精密製造、臨空科研服務和網際網路+雙創;江海一體化,産業導向是高端現代服務、海洋旅遊、濱江旅遊、高端生活服務和高端居住;東寨港生態,産業導向是主題旅遊和網際網路+;濱江田園,産業導向是田園觀光旅遊和歷史文化旅遊。

打造濱江濱海花園城市

“為杜絕打造千篇一律的城市,市規劃局在規劃編制中始終堅持濱海特色。”任崇華説,在規劃編制工作中始終強化城市設計研究,保護傳統肌理,挖掘景觀特色,整合傳統文化資源和生態景觀資源,塑造展示城市文脈和熱帶濱海自然景觀的特色空間,打造“林在城中,城在海邊”的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

《新海港臨港生態新城綜合規劃》是通過風貌形象與天際線打造,營造整體和諧、舒緩、通透、大氣的空間形象來打造濱海特色的;《濱江濱海專項規劃》是以高度可達的濱水場所塑造為重點,構建多元文化特色風貌區與文旅融合特色綠道,形成水濱和諧的標誌物體系與天際線脈絡。

任崇華表示,編制中的《海甸溪兩岸綜合更新管控規劃》從治水、親水、通達、活力、品格、協調、印象等七個方面強化生態系統、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公共服務設施、城市綜合交通、地下空間綜合利用等體系的構建與完善,保護並活化海口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彰顯海口的地域文化、風貌特色、人文特徵和時代精神。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規劃編制扛起海口生態擔當
來源:海口日報2017-09-25 10:21:00
市規劃局編審辦主任任崇華表示,我市在規劃編制工作中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的戰略思想和發展思路,規劃編制中的《新海港臨港生態新城綜合規劃》是貫徹“生態立市”戰略思想的典型案例,設計的“港戰略”、“港共生”落實了海口總體生態規劃要求。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