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別誇大“李嘉誠又跑了”的風險

來源:新京報 2017-08-02 08:14:00

(原標題:別誇大“李嘉誠又跑了”的風險)

□盤和林(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李嘉誠代表的其實是一種資産“套利”的傳統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對貨幣變化、資産價值變化的可能性都十分敏感,“跑跑跑”甚至可以説是李嘉誠這種“套利”模式的天性。

幾乎是在繼續加倉歐洲的同時,李嘉誠再一次出售了其在香港的業務。這一回,李嘉誠要賣掉的是其在香港的固網業務--和記環球電訊。2017年7月30日晚,和記電訊香港發佈公告稱公司同意以144.97億港元現金代價(約合125億元人民幣)出售HGC全部股權。

而在高價賣掉香港業務的同時,李嘉誠卻在歐洲大肆買買買。就在7月27日,長實地産、長江基建集團發佈聯合公告,擬成立合資公司以收購德國能源管理綜合服務供應商istaLuxemburgGmbH(簡稱依斯塔)及其附屬公司,收購價格合計約414億港元。

雖然對於該交易的原因,和記電訊香港在公告中解釋稱,該交易將使本公司得以更有效地集中資源向客戶提供核心業務--流動通訊服務,但公眾普遍解讀為,這是“李嘉誠跑了”的延續。雖然近年來,李嘉誠及旗下公司數次高調否認,但李嘉誠正在“跑了”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無需過度解讀“李嘉誠又跑了”

對此,包括內地和香港都有不少人呼籲,“別讓李嘉誠跑了”。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一呼聲呢?

筆者認為,李嘉誠代表的是一種“套利”商業模式,並不是當前及未來經濟的發展方向,防控風險,李嘉誠跑與不跑都要做,我們需要保持産業發展和深化改革的定力才是關鍵,不必誇大“李嘉誠跑了”的危害。

對於“李嘉誠跑了”,我覺得,人們更多是信心層面或有一些雜音,因為李曾經多次從香港房地産波動中“逃頂”並“抄底”。我們需要正視並採取一定的應對策略是必要的,但也無需過度解讀。事實上,在如今複雜的環境下,即便沒有“李嘉誠跑了”的雜音,也會有其他雜音出現,防控風險、發展符合未來産業方向的産業才是關鍵所在。

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李嘉誠在內地和香港投資的産業:

一類是佔主業的地産、建築、碼頭等大地産項目,尤其在內地幾乎以地産類為主。實際上,李嘉誠跑與不跑,內地及香港資産增值空間有限已經是擺在每個人眼前的事實,並不需要李嘉誠發出什麼信號。顯然,如果説“李嘉誠跑了”影響到信心有點言過其實了。

另一大類就是通信、能源等資源類項目,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這一類只要完成初期投資,形成成熟的網路之後,無論賣給誰都不會出現多大的問題。

李嘉誠父子對新經濟並不敏感

透過對李嘉誠産業的分析,我們更能發現一個事實:李嘉誠代表的其實是一種資産“套利”的傳統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往往對貨幣變化、資産價值變化的可能性都十分敏感。它不是基於“創新”創造價值並獲取利潤,而是依靠類似李嘉誠對“套利”的敏感。“跑跑跑”甚至可以説是李嘉誠這種“套利”模式的天性,實際上這種“跑跑跑”,並不必然是“逃頂”,而是需要尋找更大的“梯度”而已。例如,李嘉誠在內地的地産項目就錯過了暴漲的最佳獲利機會。

一個更能佐證的事實是,李嘉誠在新經濟面前並未展示出“商業之神”的敏感性:一是其子李澤楷在投資網際網路和互動電視融合的項目--電訊盈科時,李嘉誠當初並不看好;二是李澤楷賣出騰訊股份,錯失高達4000億的投資獲利機會,也是李嘉誠的“盲區”。這説明在新經濟面前,李嘉誠父子也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客觀地説,從信心等方面而言,“李嘉誠跑了”也許會帶來一定的眼前困難,但畢竟這不是未來的方向。無論是香港或者説內地,不可能為了留住李嘉誠而在資産泡沫上進行妥協,那才是真正的經濟風險。竊以為,除了必要的應對措施以外,我們更需要看清楚未來産業發展的方向,保持産業發展的定力,保持更為寶貴的“市場精神”。一個代表“套利”模式的“李嘉誠跑了”不足慮,而代表實業、新經濟的任正非、董明珠、馬雲、馬化騰們才是內地及香港經濟的未來。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評論:別誇大“李嘉誠又跑了”的風險
來源:新京報2017-08-02 08:14:00
李嘉誠代表的其實是一種資産“套利”的傳統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對貨幣變化、資産價值變化的可能性都十分敏感,“跑跑跑”甚至可以説是李嘉誠這種“套利”模式的天性。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