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京寧十條後首次土拍:僅一宅地達最高限價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7-07-06 08:01:00
(原標題:南京寧十條後首次土拍:僅一宅地達最高限價)
在距南京今年最近一次土地拍賣過去3個多月後,5日,南京土地拍賣市場重啟序幕,“開倉放糧”11幅地,展開網路競拍。從結果上看,僅一幅宅地達最高限價。
當天拍賣的11幅地中,僅有3幅地含住宅用地,且都設置了最高限價。這3塊地都位於江北的六合區,距離主城較遠。
雖然當天有一幅宅地達最高限價,但和去年相比,最高限價也出現了下調。
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吳翔華認為,最高限價的下調,將有助於未來房價構成成本有所下調。
在樓市調控的當下,住宅用地拍賣“降溫”是意料之中之事。不過,在5日的南京地塊競拍中,部分商辦地塊受到各開發商熱捧、爭搶,溢價率高,有些出乎人們預料。吳翔華認為,這表明開發商通過加大土地儲備、獲得保值的意願強烈。
今天的土地拍賣,是“寧十條”新政後首次土拍,遵循了新的規則:達到最高限價時仍有競買人要求繼續競買的,停止競價,改為在本地塊內競爭保障性住房建築面積。認建面積最多者為競得人,所建保障性住房無償移交政府。
於是,一場競面積的”加時賽”也在5日的網路大戰中上演。六合區雄州街道開發區南門小學B地塊G19地塊,在歷經長達2個小時25分鐘、132輪競價和競面積的持久戰後,競得價達最高限價7.5億元,由南京海麒房産開發有限公司以19600㎡保障性住房報建面積競得。
“這種突破最高限價後改競保障房面積的做法,在南京尚屬首次”,吳翔華表示,實際上這可能會打破以往土地最高承受價格的上限,因此對開發商的風險控制能力是極大的考驗。這種做法對市場的影響,也將成為未來左右樓市走向和預期的重要標誌。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7日、7月12日,南京還將接連舉行兩次土地拍賣,其中不乏河西、江寧、燕子磯、麒麟等熱點區域的優質地塊,競拍熱度引人關注。
據中原地産研究中心統計,近期因樓市調控政策發力,房企銷售數據放緩,但標桿房企依然保持著拿地積極性。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在政策約束下,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有所降低;在部分三四線城市,土地競爭激烈,土地拍賣溢價率有明顯上升。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