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政部稱撤縣設市向中西部傾斜 防止一哄而上)
進入4月後,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密集批復四川省隆昌縣、貴州省盤縣、陜西省神木縣、湖南省寧鄉縣、浙江省玉環縣和河北省平泉縣六個地方撤縣設市,標誌著時隔20年多後,撤縣設市重新開閘。民政部有關負責人日前就撤縣設市相關問題進行了解讀。
縣級市減少了80多個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城鎮空間分佈和規模結構不合理,中小城市數量少、集聚産業和人口不足、發展品質和水準不高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城鎮化水準由剛剛超過30%上升為2016年的57.35%,但縣級市數量減少了80余個。
減少的原因主要是地級市的擴張,很多縣級市被改成了區。比如近20年來,珠三角順德、南海、三水、高明、番禺、增城、從化先後改成了區。在長三角,余杭、蕭山、吳江、上虞、武進、金壇等經濟發達的縣級市紛紛該成了區。
該負責人表示,縣級市數量的持續減少,導致中小城市發展滯後,帶來大中小城市發展失衡、城鎮化佈局形態不合理、人口城鎮化滯後、大城市病凸顯等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制約了我國城鎮化發展品質和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因此有序撤縣設市,對於推進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例如,通過撤縣設市培育發展一批中小城市,有利於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鎮化,降低人口轉移成本,有利於推動優質資源向中小城市集聚,進一步優化生産力佈局,有利於減輕大城市壓力。
將經濟社會發展程度較高、集聚人口較多的地方有序改設為縣級市,一方面能夠通過擴權調動地方積極性,在縣域層面有效破解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發展潛力,增強發展動力,釋放發展活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地方以城市標準引領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公共服務供給,立足長遠提升規劃建設管理水準。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分析,縣改市意味著建設城市中配置資源的權力增大了。比如,一些涉及城市建設和管理職能的部門,如住建局、城管局等,機構規模將更龐大,以適應城建和管理的需要。
目前一些經濟強縣,經濟總量超過了1000億,已經相當於一個地級市,但卻還是縣的行政管理體制,這樣的體制已經不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這也使得這些地方要尋求突破現有的行政管理體制,需求與自身相適應的城市發展體制。
向中西部傾斜 防止一哄而上
那麼縣改市的標準是什麼?一位知情人士曾對本報透露,在新的版本中,縣改市和特大鎮改市是一個標準,新的標準中有關於城市集聚區人口規模和佔比等方面的內部相關規定。
儘管沒有公佈相關標準,民政部有關負責人還是談到了縣改市的把握的四大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公平共用;堅持集約高效,注重生態文明;堅持城鄉統籌,注重發展品質;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合理佈局。
在區域佈局上,將充分考慮“四大板塊”區域差異,適度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另一方面,對於有利於完善區域城鎮體系結構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地方,加大指導支援力度,充分發揮撤縣設市對優化城鎮體系結構、完善區域城鎮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
實際上,在上一輪的縣改市中,江蘇、浙江、山東的縣改市佔比最多。如果本輪縣改市實行全國一個標準,那麼可能江浙等發達省份大部分縣都可能改為市,而中西部則寥寥無幾。因此在沿海發達地區和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條件肯定要有所區別。
向中西部傾斜也是促進就近就業、就近城鎮化的重要內容。2014年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座談會並作重要講話。李克強指出,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在“十三五”時期重點向中西部傾斜;積極承接産業轉移,在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國家級産業轉移示範區,鼓勵東部産業園區在中西部開展共建、託管等連鎖經營,以“業”興“城”,做大做強中西部中小城市和縣城,提升人口承載能力,促進約1億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鎮化,逐步減少大規模人口“候鳥式”遷徙。
對東部來説,促進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一方面可以緩解東部發達地區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壓力。而且目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勞動力成本很高,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所以勞動密集型和加工組裝産能向中西部轉移,尋找新的空間,東部才能釋放出一些空間,發展新興産業。
實際上,在本輪撤縣設市中,在很大程度上也有促進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考量。例如,四川隆昌縣的經濟指標並不算突出。不過,隆昌縣地處川渝交界處,是“四川東大門”,是四川出川和出海大通道要衝,區位優勢突出,戰略地位特殊。省、市歷來十分重視隆昌發展,將其作為對外開放、川渝合作的“橋頭堡”。隆昌撤縣設市,有利於加強與重慶的交流合作,為川渝合作探索有效模式。
在陜西神木,撤縣改市也很大程度上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考量。陜西省民政廳表示,神木撤縣設市,有利於進一步做大做強以煤為基的煤化工産業體系建設,帶動陜北能源化工産業發展;有利於加快城鎮化進程,優化該省城市空間佈局,培育新的區域中心城市,解決陜北8萬平方公里無一個縣級市的突出問題??民政部負責人表示,最近批復的這一批撤縣設市調整,民政部從十幾大類指標進行了考察審核,並形成了相當固定的審核流程。“下一步,將繼續完善這方面工作。”
該負責人説,撤縣設市的總體要求是積極穩妥、規範有序,防止一哄而上、盲目設市。為此,民政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對撤縣設市申報審核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包括強化論證評估、細化基礎工作、引入外部力量等。
其中,在論證評估方面,要求根據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戰略,充分考慮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準、人口變動趨勢和城鎮化空間佈局等情況,對撤縣設市的科學性、必要性、可行性進行研究論證,統籌安排撤縣設市的申報時間和順序,確保科學有序申報;要求圍繞撤縣設市對當地人口資源、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群眾生活等方面的影響進行全面評估,確保平穩順利實施。
與此同時,“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以提升品質、增加數量為方向,加快發展中小城市,符合條件的縣和特大鎮可有序改市的目標任務。這其中,相比撤縣設市,特大鎮改市如何操作、何時啟動,目前仍無具體的細則出臺。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