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鐘告訴你,地段到底有多重要!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7-04-20 14:45:00

買房看地段,是亙古不變的黃金準則,什麼樣的地段算好?是川流不息的繁華商業圈?還是人口密集的超級産業園?其實都不是,最受購房者喜愛的地段是政務中心,也就是與政府緊密相鄰的城市核心區域。

那些年依靠政府走向巔峰的板塊

南京奧東、合肥濱湖,一府成就一城崛起

南京人所熟悉的奧東板塊便是與政府共同成長的代表之一,建鄴區政府以及南京眾多行政部門的遷入,帶動了其區域內地鐵、商業等配套的醇熟,也為之導入大量高消費力的業主,該區域內的銀城西堤國際,萬科光明城市、仁恒國際公寓等項目也隨之炙手可熱。

無獨有偶,合肥濱湖新區的建設與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遷址也密不可分,濱湖新區啟動區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僅一路之隔,水、電、氣、熱等公共資源接入便捷,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網和城市骨幹路網,四通八達。學校、大型購物中心紛紛建設落成。

一紙行政中心遷移規劃,讓北京通州“彎道超車”

政務中心的遷址必將帶動板塊的發展,而先建設後遷址的例子也並不少見,15年,在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上,會議公佈了北京行政功能搬到通州的消息,有傳言稱,北京通州區將成為北京的副中心,在接下來的幾年,通州區發展迅速,由東四環通往通州怡樂西路的廣渠路二期開通,全程採用高架橋通行,不設紅綠燈,按設計時速80公里計算,10分鐘即可由通州進入城區。除M6號線外,七號線也南沿至通州,八通線則從土橋站南延至日前動工的環球主題公園處,方便城區與通州之間出行。

下一個地段王者:江北新城南譙區府旁

由以上可見,政府所在的區域就是最具潛力的地段,就最近火熱的江北新城板塊而言,碧桂園·北岸世家項目獨樹一幟,與其位於南譙區政府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韶一韶,為什麼人人都愛府前房?

區府遷入八年,百億投入造新城

南譙區政府旁各大生活配套均較其他區域更為完善,自2009年3月,正式拉開南譙新城建設序幕,至今總投入過百億,先後實施了新城路網及水電氣基礎設施,政務中心、人武部公安消防大樓,第十二中學,第四小學,污水處理廠、寧滁公交換乘中心等60余個重點項目。城際公交,公共自行車系統等均已成熟。

政務中心為“點”,帶動全産業配套之“面”

區域的建設往往有點到面,政務中心作為“點”對其周邊的産業升級有明顯的傾斜,在基本配套已完善的情況下,2016年11月25日,南京夫子廟小學分校也正式成立,擇址于政務中心。同時,在南譙區政府的推動下,滁寧高教科創城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據悉,目前,南京工業大學項目已開始建設,首批8+1的單體項目總投資35億元,其中的四個科研項目現在已經落地。從以上有代表性的産業、學校等方面就可以看出來區政府旁的建設更為超前。

海量客戶隨政府遷入,奠定區域發展基石

住府前房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帶來的獨一無二的圈層效應,政務中心有眾多政府工作人員以及其周邊學校優質的客群選擇就近安居,同時區政府周邊的産業均為滁寧高教科創城等高新人才密集的産業,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不可複製的文化圈層,圈層決定高度,與區府為鄰,不僅有階層的歸屬感,也為下一代的成長締造卓越的人文氛圍。

碧桂園·北岸世家,南譙區府旁,繁華中心裏

風雲詭譎的南京樓市,日益嚴厲的調控措施,南京置業該從哪尋找突破口?江北新城集三大國家戰略指引于一身,區域內各大産業欣欣向榮,碧桂園集團以戰略的眼光重點打造碧桂園·北岸世家項目,建築面積約94~189㎡精裝地暖洋房,與南譙區政府僅一墻之隔,薈萃塔尖資源,登臨時代頂端。

品鑒熱線:400-088-5188

項目地址:江北新區旁(滁寧快速通道北側雙洪生態文化公園旁)

城市展廳地址:南京市新街口中央商場對面金淮海商務中心1樓碧桂園江北旗艦店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2分鐘告訴你,地段到底有多重要!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7-04-20 14:45:00
江北新城集三大國家戰略指引于一身,區域內各大産業欣欣向榮,碧桂園集團以戰略的眼光重點打造碧桂園·北岸世家項目,建築面積約94~189㎡精裝地暖洋房,與南譙區政府僅一墻之隔,薈萃塔尖資源,登臨時代頂端。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