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已經夠讓人羨慕了,沒想到江滬浙地區又放大招,快遞要12小時送達。近日,國家郵政局官方網站發佈《長江三角洲地區快遞服務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長三角規劃),江蘇省郵管局發佈《江蘇省“十三五”郵政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規定,長三角地區內,重點城市間要12小時送達。
不只是快遞的速度提高了,快遞的包裝也要更加環保,要建立廢舊包裝回收機制,再也不能讓快遞包裝上演“圍城”大戰。
快遞更快
長三角重點城市要12小時送達
坐在家裏,早上下單晚上就能收到。未來這樣的場景在長三角地區將越來越常態。長三角規劃中表示,為提高快遞的時效,要充分利用地區的綜合交通網路優勢,推進快遞“上車、上船、上飛機”,鼓勵快遞企業購買或合作租賃專用貨機,提高運輸效率。還可以利用長江黃金水道,嘗試在沿岸有條件的城市間開展快件水路運輸試點。
在快遞時效上,要力爭長三角地區內重點城市間12小時送達、其他城市間24小時送達,基本實現重點快遞企業國內重點城市間48小時投遞。快件延誤率、損毀率、丟失率和申訴率進一步降低,快遞服務滿意度穩步提升,行業整體信用水準明顯提高。
“十三五”期間,長三角地區要培育4-6家總部在長三角的上市企業,形成2-3家年業務量超百億件或年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的快遞企業集團,打造1-2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知名快遞品牌。
包裝更環保
建立廢舊包裝回收機制
雙十一、雙十二,每逢這樣的購物高峰過後,各種被丟棄的快遞包裝搖身一變成了新的“污染源”,快遞包裝材料合理回收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國家郵政局此前發佈的報告顯示,目前快遞業的包裝材料主要有快遞運單、編織袋、塑膠袋、封套、包裝箱、膠帶以及內部填充物等七大類。
江蘇要推廣節能環保材料和技術。規劃提出鼓勵企業採用清潔生産技術,使用可迴圈利用的包裝材料以及可降解的物料輔料,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創新生産模式,積極開展物料輔料的回收使用。
鼓勵“綠色”消費,通過在包裝盒上張貼“環保”提示等形式,提醒消費者自覺保護環境、低碳消費,迴圈利用快遞包裝或對拆封後的快遞包裝實行垃圾分類處理。
車輛要統一
推廣快遞專用車輛,核發道路運輸許可證
三輪車是快遞配送的主要交通工具,為了治理電動三輪車違法行駛、私自改裝等問題,不少地方實施“禁摩限電”措施。這讓快遞的“最後一公里”走得很費勁。怎樣才能既方便市民收寄快遞,又能管好快遞三輪?
此次規劃明確提出,要根據實際依法給予快遞機動車輛和非機動車輛通行便利。推廣應用符合標準的快遞專用車輛,統一標誌,核發道路運輸許可證。
事實上,江蘇已有城市開始給快遞三輪車發放“身份證”,“十三五”期間將爭取在更多的城市實行。此外,快遞用車也要緊跟“綠色環保”步伐。長三角規劃中提出,要推廣使用清潔能源運輸工具,推動綠色運輸,鼓勵企業優化運輸裝備。(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楊菲菲)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