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9點半,南京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市長繆瑞林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2016年的工作,同時提出了2017年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
1、南京市交通運輸局黨委書記、局長陳雷:
春節後全面啟動治堵工程
陳雷表示,南京主城有800萬人口,但是城區面積並不大,人口高度集聚,城中心的治堵工程非常重要也非常緊迫。
陳雷表示,首先推進的是一些續建項目。今年是城市治堵三年行動計劃的第二年,有了比較好的基礎,如緯七路東進二期工程,長江隧道、揚子江過江隧道兩條隧道的連接線工程,浦口區車站後、黃姚鐵路道口平交改立交這些工程,冬季也在施工,保持了比較快的速度。其次,紅山南路東延等四項新建工程也將開工。紅山南路東延,建成後將極大緩解新莊立交的擁堵,把玄武大道的交通流量做了分流,周邊的交通會有極大改善。
同時,陳雷表示,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網約車”的出臺,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多次會議反覆修改,新政已經過市政府常務會通過,下一步還要聽取市委常委會的意見,最快月底前出臺。
南京在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方面是全國的試點,已經率先推出了新能源綠色標牌,也鼓勵新能源汽車廣泛應用在網約車領域,擬出臺的新政中進一步放寬了新能源汽車的條件。新政中也保留了有居住證就可以在南京做網約車司機的條款,不限制戶口。
2、南京市民政局局長何德劍:
讓老人家門口養老不離家
南京市民政局局長何德劍透露,今年,南京將降低養老服務業準入門檻,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推進制度、標準、設施、人才隊伍建設,繁榮養老市場,提升養老服務品質。打造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開展助餐、助醫、助浴、助潔、助急的“五助”服務。以養老品牌組織為基礎,整合社會資源,集聚服務項目,打造南京養老品牌。優化社會福利院等公辦養老機構托底保障功能,拓展社會寄養、日托照料及居家養老服務等多種功能。
“接下來,南京在社區養老方面,還將大力發展醫養融合,比如完善老年人電子健康檔案,推進面向養老機構的遠端醫療服務試點,加快醫護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構建智慧養老服務網路,建設‘虛擬養老院’, 建立市級養老服務統一呼叫平臺,提供‘諮詢、轉介、跟蹤、評估、緊急救助’一站式服務。”何德劍説。
3、南京市物價局局長夏德智:
整頓樓市價格秩序,建立銷售價格承諾制度
南京市物價局局長夏德智表示,2017年的物價工作,首先就是要把兜住民生底線作為工作的不懈追求。
“實行物價上漲與困難家庭臨時生活補貼聯動機制,CPI單月同比漲幅達到3%或食品價格單月同比漲幅達到6%時,即啟動對困難家庭的臨時價格補貼,並確保補貼在價格指數發佈後的20個工作日內發放到位。”他説,實行差別化價費制度,對困難群體生活用水電氣價格實行價格優惠減免和補貼政策。同時,推進平價商店規範化建設,推廣困難群體平價商品優惠券制度,確保全市穩定運營的平價商店不低於200家。
針對社會各界特別關心的房地産市場,夏德智説,要加強新建商品住房價格申報備案指導工作,整頓房地産市場價格秩序,嚴格規範銷售價格行為,建立銷售價格承諾制度,促進房地産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另外,還要繼續推進一級和未定級公立醫院醫藥價格綜合改革,制定促進“醫聯體、智慧醫療和家庭醫生”良性發展的配套價格政策。發揮價格杠桿作用,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收費標準,全面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倒逼企業治污減排,促進環境改善。
4、南京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劉蒞:
財政支援小學“彈性離校”
“2017年,南京將持續推進教育優質、公平、普惠和特色多樣發展,多方面增進教育民生福祉。” 南京市政協委員、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劉蒞説,南京將圍繞高水準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總目標,採取有力舉措,致力實現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教育資訊化水準以及南京教育對城市發展的貢獻度顯著提升。
具體來説,南京將持續推動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深入實施學前教育三項工程,即幼兒園增量、創優和民辦惠民園促進工程,更好地解決全市幼兒入園問題,“受此前生育波峰的到來以及全面兩孩政策影響,預計今後幾年適齡入園幼兒將持續攀升,為此,我們將未雨綢繆、早作安排,2017年將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5所,新增省市優質園30所左右,在省市優質園就讀幼兒比例從2016年的85%再提高到87%,並進一步促進民辦惠民園發展,繼續做好全市幼兒學前一年教育基本免費工作,讓更多百姓家庭受惠。”劉蒞説,民辦園申報惠民園後,收費將有所降低,政府通過購買服務,讓更多市民家庭的孩子享受學前普惠教育。
在義務教育領域,將深入推進優質均衡發展。2017年,將通過名校兼併、託管、聯盟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放大名校資源效應,持續做好公辦熱點學校空余學額的電腦派位工作。新建的中小學校也將堅持高起點辦學,會考慮引進市、區的名校名園到新建小區的配套幼兒園、小學承接開辦。
同時,還將繼續深化“南京教師志願者聯盟”各項公益服務,積極傳遞教育正能量;繼續做好學生資助中心等工作,確保讓城鄉經濟困難家庭孩子“應助盡助”,完成學業。
5、南京市環保局局長包洪新:
空氣優良天數力爭70%
為了讓老百姓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生態環境的改善,2017年,南京實施“兩減六治三提升”行動,通過減少煤炭耗量和減少化工鑄造企業,實現污染源頭的結構減排;通過治理太湖及長江水環境、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污染、治理環境隱患,切實解決公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通過提升生態保護水準、執法監管水準、環境經濟政策水準,進一步健全生態保護長效機制。努力實現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70%,基本消除黑臭河道,保障農用及居住開發用地安全、環境安全。
(文章來源於現代快報,有刪節)